正文

02 為什么剪接可以被接受?(2)

眨眼之間:電影剪輯的奧秘(第2版) 作者:(美)沃爾特·默奇


另外需要考慮的是,就算所有元素都時刻備用,在拍攝連續(xù)的長鏡頭時依然很難保證所有相關(guān)元素在每一次的拍攝嘗試中都同時完美地運作。歐洲導演傾向于比美國同行拍攝更復(fù)雜的主鏡頭,但就算你是英格瑪·伯格曼,你還是有一個應(yīng)對能力的極限:假設(shè)就在某一條拍攝的結(jié)尾,某種特效沒有達到要求,或者某人忘了自己的臺詞,或者某個燈泡突然燒掉了保險絲,那么整條的拍攝就得重來,越是長的鏡頭,讓你出錯的機會也越多。

所以,想要所有元素同時齊備是一個相當巨大的保障問題,而要所有元素每一次都同時生效是同樣嚴峻的挑戰(zhàn)。結(jié)果是,單從實際操作的角度,我們也不能學盧米埃爾兄弟或者希區(qū)柯克《奪魂索》的榜樣。

另一方面,除了方便因素,非連貫拍攝也給了我們機會,為每一種感情或者情節(jié)點選擇最佳機位、角度,這樣剪輯到一起就可以積累出更大的沖擊力。如果我們被限制到只能拍攝連續(xù)的圖像流,就很難做到這個,電影也就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表達清楚而敏銳。

還有,就算是不考慮這些,剪輯也不僅僅是一種便利的工具,可以拿來將非連貫的內(nèi)容描繪得好像連貫的一樣。正是那種看似悖謬的突然轉(zhuǎn)換力量,讓它顯示出自身存在的價值,這對一部電影的誕生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就是說,即使非連貫拍攝沒有那么多實際的功效,我們也還是會剪輯的。歸結(jié)起來,以上所有這些的核心是:剪輯確實有著巨大的效力。但我們還是會問:到底為什么呢?這有點像是大黃蜂的情形,它似乎不可能飛起來,但它確實飛起來了。

下面就來談?wù)勥@個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