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口美元換取世界各國的消費品

美元末日 作者:曹燦


這套美國進口實物商品出口貶值美元的國際貿(mào)易體系在短期內(nèi)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中國等出口國已經(jīng)對美國消費者手上的美元上癮。一些經(jīng)濟學家甚至將這種關系稱為“夫妻關系”,有的稱之為“中美國”14。幾乎所有的經(jīng)濟學家都稱中美之間的貿(mào)易關系是“互利”的關系,

盡管美國只買不賣。出口國在這種“互利”關系的誘導下源源不斷地向美國輸出商品。如果這套體系可以長期延續(xù)下去,那么美國人永遠都不再需要工作。全世界的人民將一直供養(yǎng)美國人!盡管美國并不直接占領其他國家進行掠奪,但是還是在全世界130多個國家駐扎著軍隊。美國長期在中東的重兵政策并不是什么巧合,但是與古時候的羅馬不同,美國的掠奪非常的隱蔽。美國并未公開宣稱對自然資源的直接持有權(quán)——美國只是要求擁有支付美元購買一切物品的權(quán)力。也就是說,全世界都必須接受美國用打欠條的方式購買商品,雖然美國沒有任何意愿在未來用貨真價實的商品來兌換這些打出的欠條,因為現(xiàn)在的美國幾乎已不再生產(chǎn)。任何挑戰(zhàn)美國這項權(quán)力的國家都將承受巨大的風險,因為美國這個泡沫經(jīng)濟體系完全建立在美元本位制下。當前,美國每年向外國投資人的借債超過7000億美元。外國人手中這7000億美元是通過辛勤勞動出口商品到美國而獲得的。但在外國人獲得這些美元之后,美國又輕而易舉地通過出售國債的形式將這些流向海外的美元返回美國,為美國政府的軍事等開支提供資金。美國的軍事力量取代黃金成為了美元的支撐。在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挑戰(zhàn)美國軍事實力的背景下,其他國家不得不接受美國的欠條,并把美元與黃金等同對待。任何挑戰(zhàn)這個體系的國家——例如伊拉克、利比亞和伊朗——必定成為美國的眼中釘和“改造”的對象。當美國提出希望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時,美國無非是在告誡中國不要挑戰(zhàn)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

14中美國:由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經(jīng)濟史學教授佛格森(Niall Ferguson)和柏林自由大學石里克教授共同創(chuàng)造出的新詞,以強調(diào)中美經(jīng)濟關系聯(lián)系的緊密性,稱中美已走入共生時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