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打車回店的路上,司機似乎故意走了長途汽車站那條路。車剛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停下來,一位大嬸就快步走了過來。司機跟大嬸簡單寒暄了一下,就遞給她一張5000元的紙幣。原來司機沒時間去銀行,所以順道來這里跟大嬸換硬幣!據(jù)司機講,5000塊錢扣除200塊手續(xù)費的話,可以換4800塊錢的硬幣。
回到藥店后,我騰出一個抽屜裝滿硬幣,對司機說:“師傅,如果需要硬幣的話,到我這兒來換好了?!碑斎唬谖疫@兒換錢是不收任何手續(xù)費的,我只是覺得這些師傅們每天都辛苦地往返校坊洞幾次,實在應該幫他們而已。
沒想到我的無意之舉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知從何時起,藥店的門口排起了出租車長隊,而小區(qū)里的居民為了打車自然也就聚在了藥店門口。這樣,我的藥店便成了沒有許可證的車站,因這事兒那事兒來藥店的人也逐漸地多了起來。
出租車司機們等客無聊或是需要打電話時,也會來店里找我。這時,我會體貼地給他們遞上一杯冰爽的飲料或是冒著熱氣的霜花茶,我們之間的情誼就是在那時結(jié)下的。
大部分司機因為長時間駕駛以及壓力過大等原因多多少少都會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等候客人的同時他們也會與我交談,自然免不了提到自己的病癥,所以我們的交談自然而然也就變成了診療。即便是不買藥,這些司機聊完天走的時候也會買上一瓶補液喝,所以我們的銷售額也跟著在不斷地上漲。
仔細想想,如果當初我沒鼓起勇氣說出縈繞在腦海中的那句“去六日藥店”的話,那么肯定不會有今天這么紅火的生意。如果當初因為不能馬上見到效果,只堅持半年或者一年就放棄說“去六日藥店”,放棄為鄰里、為出租車司機們提供方便的機會的話,同樣也不會有今天門庭若市的場面。其實,我只是說服自己做了對自己沒什么損害而又不花費一分錢的事情而已。我在鼓起勇氣實踐自己想法的同時,也意外地收獲了成功。
就這樣,原本在韓國規(guī)模最小的六日藥店不知不覺間慢慢地發(fā)展成了馬山最有名的藥店。
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只要到了周末我就會去教會做禮拜,當年經(jīng)營六日藥店的時候也是如此。平日里我忠誠于顧客,周日我忠誠于上帝,這是我曾經(jīng)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六日藥店星期天不開門營業(yè)。
雖說現(xiàn)在小區(qū)里的幾家藥店都實行隔周關(guān)門輪流休息制,但在當時,多數(shù)藥店都是全年無休365天營業(yè)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周末關(guān)門不營業(yè)的話很可能會喪失很多老主顧。所以當我宣布六日藥店一周只營業(yè)6天時,周圍的人紛紛向我投來擔心的目光。偶爾也會聽到“這小子,不趁著年輕多干點兒!人家休你也休,什么時候才能還上錢”之類的話。是啊,店是我借債開起來的,人家句句是實話,我沒有什么可反駁的。
但是對我而言,上帝與顧客同樣重要,所以為了不讓顧客白跑,我斟酌再三把店名定為“六日藥店”。顧名思義,我的小店一周只營業(yè)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