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提出過解決焦慮的三個步驟,包括:1.搜集事實(get the facts);2.分析事實(analyze the facts);3.下決定然后執(zhí)行(arrive at a decision and act on that decision)。哥倫比亞大學的赫伯特·霍克斯(Herbert Hawkes)就是用這個方法幫助20萬學生解決了焦慮問題。
霍克斯認為,引起焦慮的最大原因就是不得不在沒有足夠事實的情況下做出決定,因為沒有足夠的事實數(shù)據(jù),就會想象出很多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由于無法預知確切的結果,所以產生了焦慮。但當你集中注意力去搜集事實時,你就不會有時間去焦慮,而當你有了足夠的事實數(shù)據(jù)之后,結果自然就清晰了,焦慮的問題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生氣時不要做任何決定
我從一本書里面看到一個小故事,是關于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有一只心愛的獵鷹,多年來一直跟著他打獵。有一次打獵途中成吉思汗感到十分口渴,看到前面有一條小小的溪流,就走過去,拿起一個碗將水盛起來準備要喝。然而這時候,獵鷹飛過來將碗打翻了。成吉思汗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再一次拿起碗來盛水,沒想到獵鷹又飛過來將碗打翻。成吉思汗有點兒生氣了,對獵鷹說:“你再來一次,我就殺掉你?!闭f完又將水盛滿了準備喝,可是獵鷹又過來將水打翻。這次成吉思汗真的很生氣,就將跟隨多年的獵鷹殺了。
然后,他繼續(xù)前行,來到了溪水的源頭。他注意到水里有一條死蛇,再細看一下,是一條毒蛇。這下他明白了,原來獵鷹是在保護他,因為這條死了的毒蛇的毒液,都淌進了溪水里。獵鷹看見了毒蛇,所以每一次成吉思汗要喝水的時候,就將水打翻。到了這個時候成吉思汗才知道錯怪了獵鷹,但是已經太遲了。
這個故事說明什么道理?重要的決定,千萬不要在生氣的時候做。跟隨成吉思汗多年的獵鷹,一直對他很忠心,為什么會無緣無故地做不合邏輯的事呢?在他決定殺死獵鷹之前,應該很冷靜地分析一下,多了解一些情況,如果他能夠稍微冷靜下來,我相信他可能就不會做出這個錯誤決定了。
發(fā)脾氣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心態(tài)失控的表現(xiàn),是很丟臉的事,既然我們那么愛面子,就應該多控制一下。下次生氣的時候,出去走兩圈再回來。我以前生氣的時候就喜歡寫電子郵件,將惡氣都寫進去,但不發(fā)出去,過幾天再回過頭來看這些郵件,就會很冷靜地看待事情了,這時就可以把郵件刪掉了。大家也可以試試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