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讓我們開心,因為它是我們主動選擇要從事的艱苦工作。事實證明,沒有什么能比出色而艱苦的工作更能讓我們開心。我們一般不把游戲看成艱苦的工作。畢竟,我們是在“玩”游戲,而一直以來我們又被告知,“玩”跟工作是對立的。但這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事實上,杰出的游戲心理學(xué)家布萊恩·薩頓史密斯(Brian Sutton-Smith)就說過:“玩的對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 ”
根據(jù)臨床定義,當(dāng)我們情緒低落時,缺乏信心的悲觀感和缺乏活動力的沮喪感都在折磨著我們。要扭轉(zhuǎn)這兩種情緒,我們必須擁有對自身能力的樂觀態(tài)度以及充沛的活動力。目前還沒有描述這種積極狀態(tài)的臨床心理學(xué)術(shù)語,但它完美地描述了玩游戲時的情緒狀態(tài)。
游戲是讓我們集中精力的大好機會,在游戲中,我們積極樂觀地做著一件自己擅長并享受的事情。換句話說,從情緒上看,游戲正跟抑郁相對。
在玩精彩的游戲時,也即在克服不必要障礙時,我們主動讓自己朝著情感頻譜的積極一端前進。我們緊張地投入其中,而這恰恰是產(chǎn)生各類積極情緒和體驗的正確心態(tài)和身體狀況。玩游戲充分激活了與快樂相關(guān)的所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生理系統(tǒng)——我們的注意力系統(tǒng)、激勵中心、動機系統(tǒng)以及情緒和記憶中心。
這一極端的情緒激活,是當(dāng)今最成功的電腦和視頻游戲讓人如此沉迷亢奮的主要原因。當(dāng)我們進入樂觀參與的集中狀態(tài),突然之間,我們從生理上變得更愿意展開積極的思考,建立社會關(guān)系,塑造個體優(yōu)勢。我們主動把思維和身體都調(diào)整到了更快樂的狀態(tài)。
然而,現(xiàn)實中的艱苦工作往往難以達到相同的效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之所以從事艱苦的工作,大多是因為我們不得不做——為了謀生,為了出人頭地,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甚至只是因為別人給了一份工作讓我們做。我們討厭那樣的工作,我們會被累垮。它奪走了我們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時間,它帶來了太多的批評。我們都害怕失敗。我們很難看到自己努力的直接影響,因此,很少感到滿意。
還有更糟糕的時候:現(xiàn)實生活里的工作不夠艱苦。這讓我們感到無聊,覺得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腦;還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在浪費自己的人生。如果艱苦工作并非出于自己的選擇,那么它一般都不會是一份天時地利人和的工作。從事這樣一份工作,無法充分發(fā)揮我們的優(yōu)勢,無法控制工作流程,對自己的貢獻沒有清晰的認識,永遠看不到最終帶來的回報。別人要求我們所做的艱苦工作,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激活我們的快樂系統(tǒng),很難讓我們打起精神、樂觀向上、斗志昂揚。
如果我們能為億萬人提供更合適的艱苦工作,主動激活他們的身心,會給全球凈快樂帶來多大的提升啊。我們可以帶給他們挑戰(zhàn)性強、量身定制的使命和任務(wù),這些任務(wù)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完成。我們可以提供生動實時的報告,告訴他們完成的進度,清晰地展示他們的行為對周圍世界的影響。
這正是當(dāng)今游戲產(chǎn)業(yè)所做的事情。它以更合適的艱苦工作滿足了我們的需求,幫助我們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工作。所以,你大可忘記那句老話了:“只工作不玩耍,聰明的杰克也變傻。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所有優(yōu)秀的游戲都是艱苦的工作,它是我們主動選擇且樂在其中的工作。而當(dāng)我們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時,就點燃了頭腦里的那根快樂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