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對于自己不是詹安·范海辛的兒子一事,我相當(dāng)能夠接受,因為我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是遭人拋棄后,父親出于仁慈才收養(yǎng)的孩子。我的童年雖然很愉快,但我從小就常常思考真正的父母到底是誰,也幻想過有一天會有一個黑眼睛、黑頭發(fā)的和藹男子過來告訴我——
斯蒂芬……我是你父親。
可是從這個令人感到寒意的陌生人口中聽見自己是他的孩子,對我來說卻難以接受。
但我還是相信他。因為在吞下他的血以后,我可以感受到他對我那股深深的愛。雖然我親眼看見了一樁奇妙的謀殺事件,雖然他向我陳述了荒誕的故事,但我還是相信他。
他是這么告訴我的:我和他都是一個活了幾百年的怪物的后代,來自于一片未開化的異國土地。那個怪物一直在找我,想要引我墮落,因為我的靈魂一旦遭受天譴,就可以換得那怪物的繼續(xù)永生。那個怪物就是綁架我的人提到的“大公”,而我父親在大概我這個年紀(jì)時,曾經(jīng)嘗試要帶著純潔的靈魂死去,借此摧毀這怪物,結(jié)果卻是他自己也被大公咬了,然后變成同樣的怪物。
記錄下這些事讓我覺得自己瘋了,我心里其實還是有推翻這一切的念頭,但是換血時感受到的那份深沉的關(guān)愛,讓我還是接受了這故事。
也許我被下了詛咒也不一定。
這有可能。弗拉德——也就是大公——可以用同樣的換血儀式將我和他聯(lián)系在一起,而我會失去心智,淪為他的玩偶。這么說來,我不是也變成我父親的傀儡?(我還真容易寫下“父親”這兩個字,可憐的爸爸才剛過世不久啊)
我父親他鄭重發(fā)誓絕無此事,我可以保有自己的思考,他也絕對不會侵入我的思想,除非我自己召喚他,不然他就不會知道我任何念頭。
但真相是什么,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經(jīng)過漫長詭異的旅程,無論從抽象或?qū)嵸|(zhì)的角度來看,我都抵達了一個幽暗的新國度,然后我相信他。我相信他,我看著他將窗戶打開,把那綁架我的人帶著的大皮箱里的所有東西全丟出去:有高級男裝,也有許多綾羅綢緞的華麗女裝,還有男女各式假發(fā),包括之前那頂紅色的。
皮箱差不多空了,他拿了條蕾絲裙子將沾了血的尸體裹好后塞進箱子里,一邊站起來一邊對我說話,好像我能理解似的:“弗拉德咬過這個人,所以他會知道我出面干預(yù)了。他的手下一定已經(jīng)將你在阿姆斯特丹的住處通報給他,所以你不能回去那里了?!?/p>
我原先耽溺的茫然瞬間粉碎,一股信念穿破了迷藥的效力和身體的疲憊:“我一定得回去!怎么可以什么都不說就逃跑,我——”但我說不完那句子——葛爾妲——
火車漸漸趨緩,我迎著光亮看見遠方的車站。
父親沉思著,外面的光影投射在他那亮白的臉上,他將手搭在關(guān)好的皮箱上——里頭依舊塞著綁架我的人?!澳阏f得也對,”他最后開口回應(yīng),“你母親……你全家人現(xiàn)在都有生命危險,弗拉德為了要找到你一定會不擇手段,很可能會刑囚他們、殺光他們。現(xiàn)在他折損了最好的一個部下,得花些時間重新找人手,不過你家也只能安穩(wěn)一個星期,不會再多了。你現(xiàn)在得回家去,說服他們找地方躲好。”說到這里他語調(diào)降低,又一波說不出的悲傷涌現(xiàn)。
這讓我怎么說服家人呢?我真無法想象??墒请S著火車慢慢進入布魯塞爾車站,一切卻又顯得相當(dāng)合情合理。
之后車長進來,短暫會晤顯得再平凡不過,我得知父親的名字是阿卡迪·德古爾。他安排車長將那大皮箱用隔天一大早的火車送到他在阿姆斯特丹的助手那里,父親拿出金幣付費,同時給了許多小費感謝車長的幫忙。我站在一旁看著這交易進行,覺得真是正常得詭異。車長安排人把箱子運走后,那個不男不女的人存在的一切證明——就連那兩副手銬——全部都消失無蹤。我凌亂又虛弱的外表沒有引起旁人注意,連阿卡迪原本那種發(fā)著光的俊美樣貌也黯淡下來,現(xiàn)在的他雖然還是很俊美,但顯得正常許多,我們就這么成功地混在人群中下了火車。
我不懂為什么他沒有購買隔天清晨返回阿姆斯特丹的車票,這個疑問引起他淡淡的苦笑。
“我清晨之前一定會回去阿姆斯特丹的,斯蒂芬。其實我自己一個人行動的話速度會快很多,但是我要親自將你送回去,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我都會與你同行。”
他用驚人的一大筆金錢買了一架小馬車和兩匹駿馬,我們在冰冷潮濕的夜風(fēng)中朝阿姆斯特丹飛奔而去。
因為情緒起伏,也因為藥物作用,我后來就又不大安穩(wěn)地睡了一下子,做了很多夢,都怪異難解——但相較于醒著時經(jīng)歷的一切,卻算比較正常的了。這段夜間行車的過程我只記得一些片段:一個自稱是我父親的人,他的皮膚像是日本燈籠一般由內(nèi)而外透出光芒,他的頭發(fā)像是黑檀木般散掛著,他的斗篷也如同午夜的天空一樣深沉。他對著奔馳的馬兒低語,馬兒雖然聽他命令,但一看見他就表現(xiàn)出害怕。
過了很久他才要求換手駕駛,那是在過了好幾個鐘頭,馬車已經(jīng)接近紀(jì)楚登堡附近的河流,也就是萊茵河穿越荷蘭入海的三條支流之中第一條。父親叫醒我,面露愧疚地笑道:“水流還很湍急,不過我還是得讓你來駕車。”
我照辦了,我們穿過河流上又長又窄的橋。首先是馬斯河,然后是瓦爾河,最后到了萊茵河下游——這三次他都要我代為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