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xué)校時能自己照顧好自己,長大后能夠獨當一面。這種自主自強的獨立能力,是孩子一生受用的財富。因此,美國著名教育家羅伯特曾提出:"獨立性是現(xiàn)代孩子教育的十大目標之一,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至關(guān)重要!"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父母對孩子的愛缺乏理智,愛得太過火。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說,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無論是否合理,都一律應(yīng)允。以至于有人得出結(jié)論:中國的父母或許是最好的父母,中國的孩子也可能是最"幸福"的孩子……然而,喜歡為孩子包辦代替的父母有沒有想過,能包辦孩子大半生,能包辦孩子一輩子嗎?
父母難保百年春。朱自清曾說過:"愛孩子,就讓孩子自己去闖,不能讓他們像小雞似的躲在父母的翅膀底下尋求保護,那樣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的!"是的,未來是屬于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
疼孩子、愛孩子,就應(yīng)該為孩子作長遠打算。放開對孩子的"保護",讓孩子在獨立中成長。給孩子條件,讓他們?nèi)ュ憻?;給孩子空間,讓他們?nèi)グ才?;給孩子機會,讓他們?nèi)ニ伎迹唤o孩子機遇,讓他們?nèi)ププ?;給孩子題目,讓他們?nèi)?chuàng)造;給孩子困難,讓他們?nèi)ソ鉀Q;給孩子責任,讓他們?nèi)コ袚?/p>
總之,家庭是孩子生命歷程的第一個起點,孩子將來有什么樣的能力,能夠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立足于社會、立足于未來,多半受家庭的影響,取決于家庭的教育。作為家長,應(yīng)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積累經(jīng)驗,在實踐中掌握獨立的本領(lǐng)。
編著者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