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中葉,英國出現(xiàn)了以霍布斯、洛克為代表的“聯(lián)想主義”心理學派?;舨妓箤τ洃洭F(xiàn)象做了唯物主義的分析;洛克則在歐洲心理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記憶現(xiàn)象——“聯(lián)想”一詞,此后,“聯(lián)想”便成了專門的術語。第一個在心理學史上對記憶進行系統(tǒng)實驗的是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他對記憶研究的主要貢獻一是對記憶進行嚴格數(shù)量化的測定,二是對記憶的保持規(guī)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繪制出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記憶研究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美國、英國、日本、蘇聯(lián)等國家或設立記憶法專科學校,或開辦函授教學,開始對人們進行增進記憶的普及教育。
讓我們再回到現(xiàn)實中來,通過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遇到的記憶實例,來考察和認識記憶的科學含義。
比如,孩子和一位老同學好久未見忽然相遇,立刻就能認出他,并能叫出他的姓名,盡管孩子好像早已把他忘得無影無蹤了。又如,孩子過去學過的成語典故、外語單詞,看過的電影鏡頭,聽過的歌劇唱段等等,一旦需要用,就會很快在腦海中重現(xiàn)……這樣的事例,可以信手拈來,舉出很多很多。這些都是記憶的具體表現(xiàn)。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感知著各種事物,產(chǎn)生各種思想和感情,進行各種活動,都可以作為經(jīng)驗經(jīng)過識記,在頭腦中保持下來,并在以后的一定條件下得到恢復重現(xiàn),這就是記憶。
記憶的類型有兩種,即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前者也稱為工作記憶,這很像對待采購單,一旦采購完就忘記了。這種記憶能記6~7種信息成分,信息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從需要裝箱的衣物到某位熟人電話號碼的單個數(shù)字。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種情況,某人把他的電話號碼33905529給了我們,我們只能夠在短時間內“記住”它。但是如果將這個號碼分組,使之變成更少一點的組成,如33-90-55-29或339-055-29,那么我們的記憶能力就會改善。超過8個成分,多數(shù)人的短期記憶就減退了,除非多次重復告知這個電話號碼。重復之后,電話號碼就過渡到長期記憶庫中去了。我們生活中所經(jīng)歷的某一事件的情節(jié),見到的某位名人的樣子和學習到的一些概念,都是交由長期記憶庫去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