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固然要立志,同時也要度德量力。盧梭在他的教育名著《愛彌兒》里有一段很透辟的話,大意是說人生幸福起于愿望與能力的平衡。一個人應該從幼時就學會在自己能力范圍以內(nèi)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這番話出諸浪漫色彩很深的盧梭尤其值得我們玩味。盧梭自己有時想入非非,因此吃過不少的苦頭,這番話實在是經(jīng)驗之談。許多煩悶,許多失敗,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是不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
志氣成就了許多人,志氣也毀壞了許多人。既是志,實現(xiàn)必不在目前而在將來。許多人拿立志遠大作借口,把目前應做的事延宕貽誤。尤其是青年們歡喜在遙遠的未來擺一個黃金時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終日沉醉在迷夢里,讓目前寶貴的時光與機會錯過,徒貽后日無窮之悔。我自己從前有機會學希臘文和意大利文時,沒有下手,買了許多文法讀本,心想到四十歲左右時當有閑睱歲月,許我從容自在地自修這些重要的文字,現(xiàn)在四十過了幾年了,看來這一生似不能與希臘文和意大利文有緣分了,那箱書籍也恐怕只有擺在那里霉爛了。這只是一例,我生平有許多事叫我追悔,大半都像這樣“志在將來”而轉眼即空空過去?!把印迸c“誤”永是連在一起,而所謂“志”往往叫我們由“延”而“誤”。所謂真正立志,不僅要接受現(xiàn)在的事實,尤其要抓住現(xiàn)在的機會。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盡管在很遠的將來,而那件事的發(fā)動必須就在目前一頃刻。想到應該做,馬上就做,不然,就不必發(fā)下一個空頭愿。發(fā)空頭愿成了一個習慣,一個人就會永遠在幻想中過活,成就不了任何事業(yè),聽說抽鴉片煙的人想頭最多,意志力也最薄弱。老是在幻想中過活的人在精神方面頗類似煙鬼。
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里提出我個人做人的信條,現(xiàn)在想起,覺得其中仍有可取之處,現(xiàn)在不妨趁此再提出供讀者參考。我把我的信條叫做“三此主義”,就是此身,此時,此地。一、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二、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huán)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這是一個極現(xiàn)實的主義。本分人做本分事,腳踏實地,絲毫不帶一點浪漫情調(diào)。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徹底地照著做,不至于很誤事。西諺說得好:“手中的一只鳥,值得林中的兩只鳥?!痹S多“有大志”者往往為著覬覦林中的兩只鳥,讓手中的一只鳥安然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