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策劃就是放風箏
非要一上來就寫一段感性的文字嗎?
能不能上來就題論題?
可不可以不這么跳躍,我們都跟不上。
對這些朋友的疑問。
我的回答還是如此地固執(zhí):不能夠。
盡管會有人不喜歡我這樣的開頭,這樣的寫法。
說沒必要這么啰唆。
但我還是覺得一上來有點情緒的飄揚和生活樣態(tài)的表述,會讓我更容易進入狀態(tài)。
窗外有一大幫人在拍電影。室內(nèi)我們的創(chuàng)意交鋒會波瀾壯闊。
一個同事說到了世界十大河流。
一個同事提到了領(lǐng)袖名字。
一個同事板書了天體。
一個同事述說武俠精神。
一個同事畫起了景泰藍。
一個同事感嘆世界大工程。
我們正在給一個機械產(chǎn)品起名字。
聽了同事們天馬行空的發(fā)言,我說:“做策劃就是放風箏,必須要飛起來,不能一直貼在地面,飛起來才能看得見、看得遠、看得清,飛起來才能跨越,才能有大突破,但是又不能飛得太離譜,太超前,畢竟‘飛’出來的東西,還是需要落地,需要可操作能執(zhí)行有效果,只要手里有了這根線,就不妨多飛一會兒,多看一看,現(xiàn)在我們就很好,飛起來了,馬上就會有突破了,大創(chuàng)意往往就是在無所顧忌的‘滑行’中。不是‘飛客’不能非凡?!?/p>
同事們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