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三王時代(12)

白話本國史(精裝插圖本) 作者:呂思勉


據(jù)以上所述,可見得武王克紂之后,周朝的權力僅及于洛邑。管、蔡和武庚同畔,這件事不入情理。大概“主少國疑”的時候,武庚想趁此“光復舊物”,管、蔡也要和周公爭奪權位,叛雖同時,卻是各有目的的;其曾否互相結合,卻無可考了。周公東征,是一場大戰(zhàn)?!睹献印贰爸芄辔渫酰D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于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他這戰(zhàn)爭,大概是和東夷的交涉,《說文》:“■,周公所誅■國,在魯?!庇帧稌べM誓》,“徂茲淮夷,徐戎并興?!笨梢姷眠@時候,東夷全畔。薄姑齊地,見《漢書·地理志》。東方畢定之后,仍舊要營建洛邑;成王親政之后,還要去征淮夷,殘奄;可見得周初用兵的形勢,和夏商之際,實在是一樣的。周營洛邑,就和湯從商遷到偃師相同;其用兵東夷,和湯遷到鄰葛之亳以后,用兵的形勢相同。參看第二節(jié)。以上的年代,據(jù)《史記》,是文王受命后七年而崩;后二年——九年——武王觀兵孟津;又二年——十一年——克紂;后二年——十三年崩,周公攝政七年,而致政于成王?!稘h書·律歷志》載《三統(tǒng)歷》之說:是“文王受命九年而崩,再期在大祥而伐紂?!€歸二年,乃遂伐紂克殷?!晕耐跏苊链耸辍笃邭q而崩。……凡武王即位十一年。周公攝政五年。……后二歲,得周公七年,復子明辟之歲。……”又周公攝政七年的年代,孔、鄭不同,見《禮記·明堂位》疏。

又成王和周公的關系,《史記·魯周公世家》說:

……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強褓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國曰: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攝行政者,恐天下畔周,無以告我先王大王、王季、文王。……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魯。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二年而畢定?!芄珰w報成王,乃為詩貽王,命之曰《鴟鸮》,王亦未敢訓周公。……成王長,能聽政,于是周公乃還政于成王?!醭赏跎贂r,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識,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fā)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睹商窳袀鳌份d恬對使者的話,與此說相同。周公在豐,病,將歿,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讓,葬周公于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周公卒后,秋,未獲,暴風雷雨,禾盡偃,大木盡拔,周國大恐。成王與大夫朝服以開金縢書。王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二公及王乃問史,百執(zhí)事;史,百執(zhí)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執(zhí)書以泣,曰:自今后其無繆卜乎;昔周公勤勞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國家禮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盡起。二公命國人,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筑之,歲則大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