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夸耀自己,與現(xiàn)實(shí)形成反差,幽默就可以從其間產(chǎn)生。自吹自擂幽默術(shù)是自己夸耀自己的本事,毫不臉紅,卻不免言過其實(shí),瞎打誤撞,與事實(shí)有出入而自己津津樂道,話語中也能透出濃濃的幽默之趣。
人是情感動物,都有著一方自己的情感天地,可是這塊天地沒有“籬笆”,經(jīng)常有外物闖入,恣意踐踏,讓情感受到傷害,自尊受到打擊。特別是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缺點(diǎn)、毛病、難堪等,經(jīng)常受到別人的侵害、笑話。面薄的人內(nèi)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對生活失去信心,但有的人卻能應(yīng)付自如。面對對方的詰難,他自己吹著喇叭,自己擂鼓,把自己夸耀一通,巧妙地渡過難關(guān)。這有時不免有些滑稽,因?yàn)楝F(xiàn)實(shí)情況與其所吹噓的反差太強(qiáng)烈,明眼人一下就能看穿,但是,幽默似乎就在其間產(chǎn)生了。
薩馬林陪著斯圖帕科夫大公去圍獵,閑談之中薩馬林吹噓自己說:“我小時候也練過騎馬射箭?!?/p>
大公要他射幾箭看看,薩馬林再三推辭不肯射,可大公非要看看他射箭的本事。實(shí)在沒法,薩馬林只好張弓搭箭。
他瞄準(zhǔn)一只麋鹿,第一箭沒有射中,便說:“羅曼諾夫親王就是這樣射的?!?/p>
他再射第二箭,又沒有射中,說:“驃騎兵將軍也是這樣射的。”
第三箭,他射中了,他自豪地說:“瞧瞧,這才是我薩馬林的箭法。”
薩馬林本不善射箭,無心中吹噓了一下,不料卻被大公抓住把柄,非要看他出丑不可。好在薩馬林急中生智,把射失的箭都推到別人身上,仿佛自己失是為了做個示范似的,終于射中一箭,才攬到自己身上,夸耀一番。他諳熟自吹自擂幽默術(shù),總算沒有當(dāng)場出洋相,說不定還會令斯圖帕科夫大公開懷一笑呢。
再看一則例子。
一個自以為下棋極精的人,老愛吹牛,總是不服輸。
有一次,他與人連下三盤,盤盤皆輸。過了幾天,有人問他:“那天的棋下了幾盤?”
他回答說:“三盤?!?/p>
人家又問:“誰勝誰負(fù),能告訴大家一下嗎?”
他臉不紅心不跳地說:“第一盤我沒能贏;第二盤他沒有輸;第三盤我想和,他卻不干!”
此君棋藝不精,臉皮倒也不薄。連輸三盤的戰(zhàn)局,經(jīng)他的口一說,你不小心還真被他糊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