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那時是清華大學教授,待遇雖然很好,但是如果真要填滿羅振玉的獅子口,那自己的日子恐怕就得緊巴著過了。有人看到這里或許會說,這有什么難的,像他這樣的大牌,隨便去走幾場穴,什么問題不就都能解決了嗎?話雖這么說,但當時的人一是不太流行走穴,二是對做學問和掙錢分得很開。尤其重要的是,王國維這個人沒有什么經(jīng)濟頭腦。
在這件事之前,王國維和羅振玉曾經(jīng)合伙做生意,如你所猜,結(jié)果他們賠錢了。羅振玉這個人盡管也沒有經(jīng)濟頭腦,但很有算計人的心機,他要王國維拿出清華所得薪水做債務的利息,使得王國維在失去兒子的精神悲痛之下又背上了經(jīng)濟負擔。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寫道:“王國維就任清華大學國文教授之后,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情引的頭,羅振玉竟向他追起債來,后來不知又用了什么手段再三地去逼迫王國維,逼得又窮又要面子的王國維,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跳進昆明湖自盡了?!彼栽阡邇x看來,羅振玉也是個大騙子和冷血動物,是他逼死王國維的。
由此得出結(jié)論,羅振玉迫害王國維致死從某種程度上是可信的。除此之外,關(guān)于他的死因還有很多種,如殉清、時局、迫害等等,不一而足,反正那些鬧哄哄的專家估計再研究一百年也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
我們現(xiàn)在先不討論王國維的死因,還是假設一下吧:倘若王國維會游泳,投湖沒死掉,然后經(jīng)過家人的規(guī)勸,想開了,最后是壽終正寢。這樣的結(jié)局普通人當然很樂于接受,因為誰也不希望自己心中敬仰的大師死得如此憋屈和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