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他很有背景?”
“有什么背景!”她淡淡一笑,“不過是那篇供求關(guān)系的文章在經(jīng)濟界打響了,引起上邊重視罷了。人要站得住,得不斷出東西才行,他在這點上還是很聰明的。”
我不知道這“聰明”是褒是貶。
“他這個人……到底怎么樣?”
“很難說。表面上紳士風度,骨子里很硬,很難被人左右。……你對他有興趣?”
當時我的臉一定很紅,因為她的目光一下子變得微妙了。她點點頭:“作為一個男人他很有魅力,很多女孩子都對他著迷。不過……這個人城府很深,內(nèi)心世界很難了解?!驾寄阌心信笥蚜藛??”
我垂下眼瞼。
“班里沒有合適的嗎?”
“什么叫合適的?”我咬著嘴唇低語。
“也是。這年頭兒陰盛陽衰,男性都退化了。像你哥哥這樣的都快成‘國寶’了!”
“可你連國寶都不要!”
“誰說的?還想請你幫我看著,別讓人搶走哩!”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她也笑了。
“梅姐姐,我總覺得你和我們班的一個同學有點兒像……可是又很不一樣,說不清……”
“哦,那也有可能?!彼唤?jīng)意地把磁帶換個面兒,是西貝柳斯的《天鵝》,“這么對比著聽很有味兒。貝多芬和德彪西的《月光》我也錄在一起了……你能說清楚哪個更好嗎?”她靠在躺椅上,輕松愉快,毛巾睡衣的領(lǐng)口寬大,露出豐滿的胸脯。她比以前更美了,女人大概到了三十歲才進入全盛時期。假期的最后幾天我忽然想去小雪原先住的老房子看一看。小雪在信里特別囑咐我:去是可以去的,可是不要跟那些鄰居說話。那些人“個個有病”,特別是住東廂房的那個老瘋子,住的年頭兒最長,神經(jīng)也最不健全,千萬別聽她東拉西扯。這倒把我的好奇心激起來了。
仿佛是鬼使神差,我來到這個童年時來過并帶來一種童年式恐懼的地方。磚瓦依舊,大門卻緊閉。路人們告訴我,里面正在修繕,不日可對外開放。我猜想這大概又是為建國三十周年大慶而修的。過去久居京城,對這些很熟悉,每年“十一”前總要有批園林寺院要修繕。即使前些年經(jīng)濟已經(jīng)很不景氣的時期,也要撐撐門面,意使人看到希望。
我轉(zhuǎn)了又轉(zhuǎn),買了支雪糕,走進離廣濟寺最近的那個胡同。這是北京最普通的平房四合院,灰乎乎的一片,除了陳舊古老之外毫無特色。略有些特殊的只是它的格局:這是變了形的四合院。進得門去,過道兒十分狹窄,除了兩旁原有的房子外,還有自己壘起的形形色色的地震棚和小廚房一類的玩意兒,所以,越發(fā)顯得擁擠不堪。加上有些房子年久失修,目下又無人居住,斑駁脫落的房檐上布滿蛛網(wǎng),門窗上也是厚厚的灰塵。整個院子里沒有一花一木,如果不是東廂房里還時時發(fā)出幾聲嬰兒的啼哭,這院子簡直就像一口灰色的棺材了。
《?;稹纷x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