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去印度,去印度》佛陀的示意(3)

去印度,去印度:帶著禪的行囊 作者:伊洛


宗教的復雜性常常超越邏輯范圍。思之所至,無非假語村言、野狐禪語而已。

回看菩提樹下,大石頭上有一對超級大腳印赫然在目,據說這是佛的足印。當然,這也是新近刻的。

就算照玄奘說法,佛足印這回事即便有,也是在華氏城??磥泶笃刑崴聦嵲谑俏奈锵∪?,復制起來并不拘泥于要和本地有關聯。

菩提樹也仿佛對于孫子還是爺爺的名分并不在意,自顧茂盛地長著。向上伸出的一條條長臂樣的樹杈上,掛滿了經幅。

樹后,即是大菩提塔。在大菩提塔前遇到幾個印度小孩子,他們入了寺院。都是窮人家孩子,吃不上飯才穿上這身黃衣服的。問他們,都表示將來有機會一定還俗,但家里還有幾口子弟弟妹妹靠他們掙錢養(yǎng)活呢。

佛陀已經去了幾千年,直到今天的印度,貧困居然還是下層子弟遁入空門的一個因素。我佛度人,這也算一種方式吧。

天色暗了下來,燈光卻起來了??諘绲呐_子上,二十來個披著藏紅色袍子的喇嘛坐在上面念起經來,聲音極為宏大,不時有那種“獅子吼”的拖長的高音,通過大喇叭的放送,回蕩在菩提伽耶村的上空。

我繞著寺院走了幾大圈,那些破敗的塔、臺之間,不少人跪在地上禮拜,口中念叨著什么。其中也有幾個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年紀還很小。

腦中又忍不住冒出一個念頭:看來,他們的問題已經大到他們自己的神都解決不了,跑來麻煩印度的神了??煽纯从《冉裉斓臉幼?,神在這里兩千年了,把印度整得,比歐美差得多了!但后來也釋然:全球化了,天下一家,何必分你滴神額滴神呢!

離開菩提寺很遠,喇嘛的唱經聲耳邊回繞,經久不絕。難怪這種唱經兩次獲得格萊美獎,藝術和宗教結合,感染力還是相當強的。

相傳,菩提樹下的佛陀“悟”了“空”之后,并沒有按原計劃前往王舍城,找那些各派高人辯論、一試高下,反倒是掉頭前去追趕走掉的幾個隨從,后來在鹿野苑追上他們,拿這幾個人開蒙,為他們講解自己的新理論。

這是佛陀悟道后的第一次講經。

鹿野苑,也是我圣地尋佛的下一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