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馬人的故事9:賢君的世紀》育英基金(3)

羅馬人的故事9:賢君的世紀 作者:(日)鹽野七生


10歲。根據(jù)小普林尼留下來的記錄,按照新的規(guī)定,可免費領取主食小麥的貧困家庭的孩子人數(shù)達5000人。

規(guī)定元老院議員必須把資產(chǎn)的三分之一投資于意大利本土的法律,以及規(guī)定向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育英基金的法律,先不論起草這些法律的圖拉真本人是否早已預料到,總之,它們還產(chǎn)生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作用。

到了圖拉真時代,600名元老院議員中,行省出身的人所占的比例有增無減。而且,皇帝本人也是行省出身的人。因此,本土出身的議員們自然會帶著懷疑靜觀這一切。由于登上帝位的圖拉真出身行省,所以這些議員們自然擔心帝國的中樞會因此離開羅馬,離開意大利本土,遷到圖拉真的出生地西班牙。然而,上述兩個法律的出臺,給了他們一顆定心丸。因為這兩個法律是以激活本土經(jīng)濟為目標的政策,體現(xiàn)了圖拉真對意大利本土的重視。

也許圖拉真本人早已意識到自己必須首先消除大家的這種疑慮,所以,他即位皇帝后,一直沒有回過故鄉(xiāng),甚至也沒有到過伊比利亞半島。他也沒有在故鄉(xiāng)意大利卡建造神殿,現(xiàn)在依稀可見的神殿遺跡等公共建筑物都是在圖拉真死后修建起來的。

當然,圖拉真并非為了有意識地拉大本土和行省之間的差別而提出上述兩個法案,尤其是《育英基金法》。自然,也不是為了獲取本土出身的元老院議員們的好感而制定這兩個法律的。圖拉真認為意大利本土應該成為各個行省的楷模,讓首都羅馬的市政建設成為行省各城市建設的樣板,讓意大利地方自治體的自治體系成為行省各城市自治體系的榜樣。

這兩個法案的立法目的雖然很微妙,卻是不一樣的。規(guī)定元老院議員必須把資產(chǎn)的三分之一投資于意大利本土的法案,目的在于提高領導層對本土發(fā)展的關注度。因為人們只有從自己的腰包里掏出錢來進行投資,才會真正關心投資對象的發(fā)展狀況。

說到《育英基金法》這項法律,圖拉真一定真心希望它能在各行省推廣開來?;实叟c孩子們在一起的圖案不僅出現(xiàn)在金幣上,同樣也刻印在了銀幣和銅幣(塞斯特斯)上,而這兩種貨幣作為日常流通貨幣被廣泛使用。希臘和迦太基時代的貨幣與羅馬時代的貨幣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羅馬貨幣圖案呈多樣化,且貨幣上文字很多。應該說這也是羅馬為政者的高明之處,他們把貨幣作為絕好的宣傳媒介而有效利用了它。因此,對于后世的研究者們來說,羅馬貨幣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手資料。而圖拉真不過是按照羅馬人的行事風格,把貨幣有效利用起來的其中一人而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