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忠誠的兩種起源
狗對主人的依賴,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起源:第一種源于野生小狗與母親之間終生維系的情感。第二種則起源于野狗對群體首領的忠誠,或是源于群體成員之間的彼此依賴。相比于豺狗的順從特征,狼狗對主人更像伙伴,它們對主人的忠誠更接近于人類之間的狀態(tài)。
養(yǎng)過狗的人都知道,狗的性格大相徑庭。即使是同卵雙胞胎的狗,也無法像人類雙胞胎那樣相似;因為其主體的無限復雜性,性格分析無法像自然科學那樣精確,但人類仍可能通過比較個體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狗具有不同性情的原因。狗的性格較之人類相對簡單,通過研究某一特質(zhì)的發(fā)展及其對個體的影響,很容易解釋其形成不同性格傾向的原因。對狗的性格進行的完整科學分析,無疑將有利于比較心理學的研究。因為,根據(jù)對這種較簡單生物的研究,可以衍生出關(guān)于最神秘、最復雜的生物--人的分析方法。
當然,在這本書中,我并沒打算獲得關(guān)于家犬的科學性格學,但我會試圖闡述幾種先天的傾向,尤其是其中的兩種,正是二者的相互作用,產(chǎn)生了大不相同的犬科性格。狗的這些特性,也是決定其與主人關(guān)系的關(guān)鍵因素,因此,愛狗者對此很感興趣。狗對主人的依賴,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起源:第一種源于野生小狗與母親之間終生維系的情感,例如,家犬終生都會保持幼時的特性。第二種則起源于野狗對群體首領的忠誠,或是源于群體成員之間的彼此依賴。與擁有豺血統(tǒng)的狗相比,這種起源對于擁有狼血統(tǒng)的犬種影響更深,因為群居生活在狼的生命中起了更大的作用。如果人們將一只未經(jīng)馴養(yǎng)的幼狼帶回家,并像家犬一樣飼養(yǎng),那么人們完全可以相信,這只野生動物幼時對人的依賴,會和家犬對主人終生不變的情感一樣。這種幼狼比較羞怯,偏愛陰暗的角落,十分抵觸獨自穿過空地。它對陌生人極不信任,如果陌生人試圖撫摸它,可能會被毫無征兆地咬傷。幼狼天生具有“因恐懼而咬人”的習性,但對于主人,它就像幼犬一樣,充滿著深情和依賴。通常情況下,母狼終究會對公狼首領唯命是從。有經(jīng)驗的馴獸師,可能會在母狼幼時依賴性逐漸減少的時期,成功地取得首領的地位,從而確保了它對自己永久的情感。一名維也納的警務督察,在這方面非常成功,其馴養(yǎng)的著名母狼--“波爾蒂”就是很好的證明。但若想用這套方法訓練公狼,馴獸師必然會大失所望,因為公狼一旦長大,就會完全獨立,不再服從主人。盡管它不會對主人心存惡意,仍視主人為朋友,但絕不再盲目地服從主人。它甚至試圖征服主人,從而獲得首領的地位。狼牙的巨大威力,時常會使這個過程充滿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