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辛亥革命一百年評憶》 孫中山關(guān)于中國近代屈辱歷史和辛亥革命的論述(16)

辛亥革命一百年評憶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革命為吾人今日保身家性命之唯一法門,而最關(guān)切于人人一己之事也。

——《在舊金山麗蟬戲院的演說》(1910年2月28日),《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441頁

中國今日何以必需乎革命?因中國今日已為滿洲人所據(jù),而滿清之政治腐敗已極,遂至中國之國勢亦危險已極,瓜分之禍已岌岌不可終日,非革命無以救重亡,非革命無以圖光復(fù)也。

——《在舊金山麗蟬戲院的演說》(1910年2月28日),《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442頁

今日有志革命而尚未成功者,只有俄羅斯耳。然此亦不過一遲早問題,其卒必能抵于成,則不待智者始知也。今又以俄國革命之難,與中國革命之難而比較之:俄帝為本種之人,無民族問題之分;且俄帝為希臘教之教主,故尚多奴隸于專制、迷信于宗教者,奉之為帝天。又俄國政府有練軍五百萬為之護衛(wèi),此革命黨未易與之抗衡也。俄民之志于革命者,只苦專制之毒耳。中國今日受滿清政府之專制甚于俄,而清政之腐敗甚于俄,國勢之弱甚于俄,此其易于俄者一。清帝為異種,漢人一明種族之辨,必無認賊作父之理,此其易于俄者二。中國人向薄于宗教之迷信心,清帝不能以其佛爺、拉麻等名詞而系中國人之信仰,此其易于俄者三。又無軍力之護衛(wèi),此其易于俄者四。俄人革命雖有種種之難,然俄國志士決百折不回之志,欲以百年之時期而摧倒俄國之專制政體,而達政治、社會兩革命之目的;中國之革命有此種種之易,革命直一反掌之事耳。惟惜中國人民尚未有此思想,尚未發(fā)此志愿。是中國革命之難,不在清政府之強,而在吾人之志未決。望諸君速立志以實行革命,則中國可救,身家性命可保矣。

——《在舊金山麗蟬戲院的演說》(1910年2月28日),《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443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