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教育大師談》第四章 國家(10)

中國教育:大師談 作者:蔡元培


戰(zhàn)時之道德

開戰(zhàn)之時,于敵國兵士,或殺傷之,或俘囚之,以殺其戰(zhàn)斗力,本為戰(zhàn)國應有之權(quán)利,惟其婦孺及平民之不攜兵器者,既不與戰(zhàn)役,即不得加以戮辱。敵國之城郭堡壘,固不免于破壞,而其他工程之無關(guān)戰(zhàn)役者,亦不得妄有毀損?;蛘级兄詾樗召r償之保證,則可也。其在海戰(zhàn),可以捕敵國船艦,而其權(quán)惟屬國家,若縱兵擄掠,則與盜賊奚擇焉?

國際道德之進步

在昔人文未開之時,戰(zhàn)勝者往往焚敵國都市,掠其金帛子女,是謂借戰(zhàn)勝之余威,以逞私欲,其戾于國際之道德甚矣。近世公法漸明,則戰(zhàn)勝者之權(quán)利,亦已漸有范圍,而不至復如昔日之橫暴,則亦道德進步之一征也。

國家者,積人而成,使人人實踐道德,而無或悖焉,則國家亦必無非理悖德之舉可知也。方今國際道德,雖較進于往昔,而野蠻之遺風,時或不免,是亦由人類道德之未盡善,而不可不更求進步者也。

待遇人類之道

人類之聚處,雖區(qū)別為各家族,各社會,各國家,而離其各種區(qū)別之界限而言之,則彼此同為人類,故無論家族有親疏、社會有差等,國家有與國、敵國之不同,而既已同為人類,則又自有其互相待遇之本務可知也。

人我同享其利

人類相待之本務如何?曰:無有害于人類全體之幸福,助其進步,使人我同享其利而已。夫篤于家族者,或不免漠然于社會,然而社會之本務,初不與家族之本務相妨。忠于社會者,或不免不經(jīng)意于國家,然而國家之本務,乃適與社會之本務相成。然則愛國之士,屏斥世界主義者,其未知人類相待之本務,固未嘗與國家之本務相沖突也。

紅十字會

譬如兩國開戰(zhàn),以互相殺傷為務者也,然而有紅十字會者,不問其傷者為何國之人,悉噢咻而撫循之,初未嘗與國家主義有背也。夫兩國開戰(zhàn)之時,人類相待之本務,尚不以是而間斷,則平日蓋可知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