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到了晚年,皇位也穩(wěn)定了,自己年紀也大了,多疑好殺的性格也有了很大的改觀,這也就給狄仁杰他們搞“陽謀”爭取李唐復國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那是后話,此時的武則天還是處于第一階段那種性格狀態(tài)中,她基本上還是相信確實有很多暗藏的謀反者。再加上狄仁杰不是認罪了嗎,沒謀反的話干嗎認罪?所以她剛開始并不打算釋放狄仁杰他們。
然而朝中輿論一浪高過一浪,許多人冒著生命危險仗義執(zhí)言,奏折像雪片一樣飛向武則天。他們猛烈抨擊酷吏政治,意見綜合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明君不為??崂粽尾皇敲骶龖摳愕?,歷史上的明君無不以刑法寬松而著稱。先皇太宗時期每年全國死刑不過寥寥數(shù)十例而已,現(xiàn)在這么多案件純粹是鼓勵告密政策的結果。
第二,上下離心。這么多謀反案基本上都是查無實據(jù),所謂的反叛者都是冤枉的。這些無辜的人遭到殘殺,親者痛,仇者快,最終損害的是您的聲譽?,F(xiàn)在人人自危,上下離心,可用人才越來越少,不排除這是野心家行反間計,意欲鏟除您的羽翼,進而謀求國家社稷。
第三,威權下移。酷吏政治破壞國家法制,法律條文和司法程序形同虛設。他們?yōu)E殺無辜,原本生殺予奪的大權應該由您親自掌握,現(xiàn)在威權下移,這幫子殘忍無道的家伙正在侵奪您的權力。這是對皇權的冒犯。
一開始武則天對這些諫言表現(xiàn)得無動于衷,狄仁杰他們還是處于生死邊緣。自打狄仁杰下獄,他就失去了與武則天正面接觸的機會。武則天看到的是多處多人同時告發(fā)他謀反,然后拿到的是狄仁杰認罪的口供??赡茉谒磥?,這算是鐵證如山了。就在這個時候,她接到了狄仁杰兒子送上來的字條,有點吃驚:“狄仁杰他們不是承認謀反了嗎?怎么突然又喊冤了呢?”來俊臣回答:“他們要不是謀反怎么可能自己認罪?我們對他們挺好的,連他們以前穿戴的衣冠都沒有去掉。”言下之意囚犯們沒有遭到虐待,供認都是心甘情愿的。
武則天還是有些疑惑,于是命令大臣周去監(jiān)獄里一探究竟。來俊臣趕緊布置,讓獄卒給狄仁杰他們換上干凈的好衣服,在牢房西墻根排列成一行。然后才讓周進去。這個周是個膽小鬼,他怕為狄仁杰說話會使自己遭殃,所以一進牢房眼睛竟然不敢看西面,始終對著東面的墻,唯唯諾諾。來俊臣一看樂了,這人真包,于是明目張膽讓手下偽造了幾份謝死表,假冒狄仁杰他們在上面簽字,然后讓周呈送給女皇。
武則天一看這些謝死表,無非又是些承認謀反的話。得了,視察也視察過了,謝死表也有了,這下子更靠實了。狄仁杰送出去的字條原本帶來一線生機,眼看就要被掐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