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道來劉守光處討飯碗時,劉守光正意氣風發(fā),準備著做皇帝的各項事宜。為了證明自己是做皇帝的材料,他乞靈于鐵籠子和鐵刷子。這種鐵籠子由他本人出資建造,把那些勸諫他當皇帝的人放到里面,在外面用火烤;同時又制造鐵刷子,在反對他稱帝的人身上刷。
馮道是否勸諫過劉守光,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為凡是勸諫劉守光的人都成了烤肉,而當時馮道皮膚細膩,很有彈性,安坐在劉守光為他設置的秘書處寫著各種公文。
有一天,劉守光突然來到了秘書處,只有馮道在。馮道面無表情,在專心致志地工作。劉守光來了興趣,問他,你覺得我做皇帝會怎樣?馮道不能不回答,但他深知,劉守光這人只是個流氓,歷代官方書籍都說,做皇帝的不能是流氓。即使有異數(shù)(比如劉邦),那也是天神下凡(天帝的兒子轉(zhuǎn)世)。馮道的回答是這樣的,皇帝這種工作不是人人都能做得的,需要高尚的道德,需要天意降臨。劉守光認為馮道使用了暗諷的修辭手法,大為惱怒,指著他的鼻子說,連你這臭讀書人也敢取笑我?馮道面不改色,說,我哪里有那樣的膽量和見識啊。劉守光冷笑著問,有品德的人就真能建立功業(yè)嗎?馮道堅定地搖頭回答:“當然不是。做大事的人,除了修行良好的品德,還要有術(shù)。做大事的人在不得已的時候也要用點術(shù),就像用兵時要用詭詐之道一樣。那些成就大業(yè)的人大都是靠迂回求取而行,以反求正的。”
馮道的這段話記載于他署名的《仕贏學》中,雖然談的是如何做官,但做官和做皇帝、做人異曲同工。劉守光對這種淺顯易懂的理論自然很受用,所以,馮道說完這段話,他就站起來,想拍拍馮道的肩膀,表揚他是個好同志。馮道卻又不緊不慢地說,您靠著我所說的迂回之術(shù)而得到現(xiàn)在的成就,應該馬上反正,您要是真想做皇帝,那就盡管去做,可做了皇帝后應該知道自己該干什么,為百姓做點實事才是重點,而不是只有皇帝的虛名。
劉守光眼里只有極樂誘惑,沒有百姓。不過,對馮道的這番書生之見,他并沒有動怒,而且,在馮道的老爹馮良建病重時,劉守光還念及故交,給了一棵老人參讓馮道拿回去救命。讓他對馮道動怒的是另外一件事。
在稱帝的前夜,劉守光叫人在庭院中擺出切肉用的案板和斧子,瞪著眼睛跟部將們吼:“我即將成為皇帝,你們該沒有人反對了吧?”他得意洋洋地看著下面,突然看到有個人從臣子隊列里躥了出來,大吼一聲:“我有話說!”
劉守光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老哥曾經(jīng)的部將--孫鶴。孫鶴把生死已置之度外,說,我早就該跟著我的主子一起死掉,如今大王想要稱帝,我覺得必會失敗,還請大王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