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偵探的噩夢》臺風眼+雷公=?(6)

名偵探的噩夢 作者:反重力


“回答正確,小雷同學,Please sit down?!敝x天謝地,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充當大學實踐課老師還真是累人?。?o:p>

“如果可以的話請喊我的全名?!?o:p>

“Of course!”我繼續(xù)扮演善解人意的單身女教師,“附帶一提,犯罪心理畫像不過是一個動態(tài)的偵查過程,它并不能代替證據的收集,也不能當做為罪犯定罪的法律依據。

“比方說那個手機鏈,犯罪心理畫像只能大致地根據它對罪犯進行描述。那個手機鏈可能是罪犯偷來的,而它之所以沒有和手機一起遺失,也有可能是罪犯羞于讓異性注意到自己的手機鏈而不愿意掛在手機上。

“一言以蔽之,犯罪心理畫像僅僅是對犯罪的行為人進行個性特征推斷,它僅僅代表犯罪者的‘可能’,而非‘一定’。就好像大多數女警察為了行動方便都理著中短發(fā)——這就是女警的‘可能’,但是也不排除有某個特立獨行的女警察為了蒙蔽罪犯而故意留長發(fā),不是嗎?”

“怎么感覺相里警官這些話像是為自己留長發(fā)找借口??”

大學生像個勤學好問的優(yōu)等生一樣,讓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自己的口中散溢到空氣中,因此我得知他飯后刷過牙。

“話說回來,相里警官——我對那個偷貓少年的行為也十分費解,是因為心理變態(tài)嗎?”

“確切地說,是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一種表現。其誘因在于罪犯小時候遭到的綁架?!?o:p>

我從桌上的筆筒里抽出一支筆,在紙上寫下一個英文單詞——“repression”。

“根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人類天生有一種逃避性心理防御機制——人會將無法接受的痛苦經歷壓制到潛意識深處,造成人為性失憶。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潛抑(repression)。雖然綁架案時過境遷,可那個少年并沒有真正遺忘,而僅僅是將其壓抑在潛意識深處。而那些發(fā)情的母貓叫聲,正是開啟他記憶的鑰匙?!?o:p>

“我還是不明白,他不是綁架案的受害者嗎?為什么會反過來去綁架其他人??我是說,那些母貓?!?o:p>

“我問你,如果你在看書時,發(fā)現書桌上爬過一只蜘蛛,你會怎么做?”

“趕走或者拍死它。”大學生毫不猶豫。

“哪怕你明知道這只蜘蛛不會去咬你,甚至還是一只益蟲?”

他點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