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想起曾在1981年邀請著名演員葉少蘭來擔(dān)任我想拍攝的一部電視劇《女秀才》中的男主演。他婉言謝絕說:“我是唱京劇的,離了‘鑼鼓經(jīng)’我走不了路!演不了電視劇?!保ㄟ@個戲以后也沒有拍成)
這些回憶加上李萬春老先生的話,我感覺在京劇界似乎難以找到共鳴。這時我想起幾年前我曾經(jīng)轉(zhuǎn)播過的紹劇《三打白骨精》,它讓我印象深刻。雖然我不大聽得懂,但是孫悟空的表演既生動活潑,又情真意切,非常感人。我覺得地方戲的表演比京劇更生活化,更易為人接受。于是,我打通了那位“孫悟空”的電話,他就是“南猴王”六齡童。
六齡童老先生非常熱情,當(dāng)我問到是否可以給我推薦扮演電視劇里的孫悟空的演員時,他說:“我這里有一個學(xué)員班,有好多小猴子,你盡管來挑!”我問他:“他們功夫怎么樣?”老先生回答:“都不錯,很好的!”
12月28日,我剛剛交上《春節(jié)戲曲晚會》的節(jié)目,就滿懷希望地只身去了紹興。六齡童老先生在車站外等我,他推著自行車,身邊還有一個年輕人,也推著自行車。一見面,他就向我介紹:“這是我兒子。”
當(dāng)?shù)貨]有出租車,他們要我坐在他們的自行車后面,我不會騎車,也不愿坐自行車的“二等”座,就和他們父子一路步行到他們家去。但是他們父子倆健步如飛,我?guī)缀跻宦沸∨懿拍芨?。有時他們發(fā)現(xiàn)我落在后面,就停下來等等我,但不一會兒又走到前面去了。我暗想:真是演猴的!健步如飛!
雖然是冬天,到了他們家我已經(jīng)渾身是汗了。
六齡童熱情地招待了我,我征求他對電視劇《西游記》的意見,并提出我的看法。和李萬春不同,他完全同意我對人物造型和表演的想法。我告訴他,孫悟空從石猴出世到成佛這個成長過程,應(yīng)該有大的變化,應(yīng)該如何表現(xiàn)。老先生激動地站起身來,手舞足蹈地表演了剛出世的小猴子如何軟綿綿的、走路東倒西歪的樣子;大鬧天宮時那種威風(fēng)凜凜、無所畏懼的樣子,在師傅面前嬉皮笑臉、陪著小心的樣子,以及猴子的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及動作,真是生動極了。
我遺憾地說:“可惜呀!要是您年輕三十歲,孫悟空就是您的了!”
他馬上指著一直坐在一旁的那個年輕人說:“他是我的兒子!”
我并沒有在意這句話的意思,只是接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說:“你的徒弟有演得這么好的嗎?我們什么時候去紹劇團(tuán)看您的那些學(xué)員?”
他似乎有點(diǎn)失望,連聲說:“不忙,不忙!”
我注意到客廳的墻上有一張周總理抱著一個小猴子的照片,那是他們?nèi)ケ本r演出時照的。那個小猴子很可愛,按年歲,應(yīng)該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