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1976年1月8日
11月26日下發(fā)了24日會議的講話要點之后,政治局又在兩個月內(nèi)召開了一系列會議,批判鄧小平的“右傾翻案風(fēng)”,這是指他允許太多的老干部恢復(fù)工作的做法。毛澤東繼續(xù)讓鄧小平主持以他作為主要批判對象的會議。鄧小平在會上除了宣布“開會”、“散會”外,就靜靜地坐在那里聽憑江青及其激進派大肆攻擊他和他的政策?!都t旗》雜志和《人民日報》等媒體隨即也展開了批判。在這場批判中,堅定擁護鄧小平的“四大金剛”(胡耀邦、萬里、周榮鑫和張愛萍)都因為支持鄧小平的“右傾翻案風(fēng)”而受到批評。國務(wù)院政研室以及在那里工作的老干部,包括胡喬木、鄧力群和于光遠,也因支持鄧小平的這一錯誤在批判會上挨了批。
12月18日,毛遠新把批評鄧小平、周恩來和葉劍英的材料交給他的伯父,這是10月份以來他在遼寧省委、上海市委和清華、北大的幫助下搜集整理的,激進派在這些地方有著雄厚的基礎(chǔ)。毛遠新還附上一份說明,請求允許下發(fā)這些材料,毛澤東立刻同意了這一請求。兩天以后,這些材料下發(fā)給了黨內(nèi)和軍隊的高層干部。
鄧小平在同一天簡短地做了一個沒有書面記錄的“口頭檢討”。他說,他在1975年初恢復(fù)工作時,一些工業(yè)部門的生產(chǎn)停滯不前,派性嚴重。為了解決派性問題,他首先抓了鐵路,使問題很快得到解決。然后又以同樣的方式抓了鋼鐵工業(yè),使生產(chǎn)有了增長。他說,自己的失誤不是因為“文革”期間有8年沒做工作,而是由于他對“文革”的態(tài)度。他的檢討,正如他女兒所說,其實是在為自己的政策做辯護,他仍然認為這些政策是正確的。
鄧小平希望緩和與毛澤東的關(guān)系,在12月21日給他寫了一封私信,并且附上自己口頭檢討的記錄,他說,這只是個初步的檢討,希望能夠得到主席的教誨。不出所料,毛澤東認為他的“檢討”太敷衍。他沒有做出答復(fù),而是擴大了批鄧運動。1976年元旦一過,汪東興就讓鄧小平看由毛澤東批準的元旦社論。這篇社論說,抓安定團結(jié)不是不要階級斗爭。鄧小平知道毛澤東在等待什么,他立刻動筆又寫下一份書面檢討,于1976年1月3日交了上去。他在書面檢討中重復(fù)了12月20日的話,僅僅補充說,自己有時不征得主席的同意就宣布政策。在后來受到江青等激進派批判的會議上,鄧小平堅持自己的立場,他寧肯受罰也不說中國要繼續(xù)以階級斗爭為綱。周恩來在鄧小平交出檢討5天后去世,鄧小平很快就被華國鋒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