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維新事業(yè)成功之主力何在?(2)

日本陰謀七十年 作者:戴季陶


說到這里,我們更可曉得一代歷史的創(chuàng)造,不是簡單的東西,成功失敗,不是絕對的問題,人才的良否,力量的大小,不是可以做絕對的憑據(jù)。在全時代的歷史當中,一代革命的成敗,民族勢力的興衰,文化的隆污,是整個的東西。個人事功上失敗的,倒往往是時代成功的原動力;而個人事功上成功的,往往是享受失敗者的福。我們試把日本這幾十年的歷史通看起來,西鄉(xiāng)隆盛失敗了,然而他的人格,化成了日本民族最近五十年的絕對支配者。各種事業(yè)的進行,都靠著他的人格來推進。當時隨著他失敗了的土肥兩藩的勢力,一化而為后來民權(quán)運動的中心,直到今天,他的余蔭,還是支配著日本全部的既成政黨。那事功上成功的長藩,一方面既不能不拜倒在西鄉(xiāng)的人格下面,另一方面也不能不隨著民論的推移,定他的政策。即以事業(yè)說,西鄉(xiāng)的征韓論,直到死后十八年,依然成為事實。到死后三十年,公然達到了目的。假使明治四年西鄉(xiāng)的征韓論通過了,也許是闖下了一場大禍,日本的維新事業(yè),完全付之東流,而西鄉(xiāng)的人格,也都埋沒干凈。

所以我們?nèi)绻x一代的歷史,千萬不可被事實迷住,不可被道德迷住,不可被理論迷住。我們要看得透全部的歷史,然后讀書才是有用的。我們相信中山先生所主張的三民主義,的確是現(xiàn)代唯一的革命理論,他不但在事業(yè)上,指導(dǎo)我們的將來,他的理論,自自然然地替我們解釋了一切的歷史。日本自豐臣以來,直至條約改正,這三百年間的努力,民族主義,的確是在無形中成了一個指導(dǎo)原則。從廢藩置縣解放農(nóng)民直到今天,是一部民權(quán)斗爭的歷史?,F(xiàn)在已進入民生問題要求直接的普遍的組織的解放時代了。再把他橫溯上去,推論將來,不外是一部為“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而努力的歷史。這經(jīng)過當中的是是非非,都不可執(zhí)一而論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