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不欺人,你下功夫,它就日長夜長,給你看一派勃勃的生機。和土地打交道的日子,上海顯得遙遠。喜夢也罷,我倒掉的雜志社也罷,甚至連同失蹤的小山,都成了一場荒誕的舊夢。
好在還有和秦拓的通話讓我和過往保持聯(lián)系。他最近電話打得勤,我都怕他的未婚妻吃醋。轉念又想,我問心無愧,操那份閑心干嗎。
我說我現(xiàn)在黑得嚇人,他來了肯定認不出。他說:“你不會真的在老家種玉米不回來了吧?要不我把你報道成樂活范本,小資們最向往的?!?/p>
我說:“拜托,你做的是經濟版,又不是副刊?!?/p>
“我考慮過兩年轉副刊。跑經濟口壓力大,出差又多,還要維持關系戶,太累?!?/p>
這番話不像我認識的秦拓。他是那種標準的好學生、好員工、好領導,符合事物的上升規(guī)律。就是說,他從來穩(wěn)步向前,不太可能突然轉彎。我當即笑道:“說什么哪,你愿意去副刊,社長還不肯讓你挪窩呢?!蔽蚁雴査遣皇怯惺裁词?,話到嘴邊卻沉寂。
五月,相鄰的省份發(fā)生了地震。我上網(wǎng)捐款,并從幾個舊相識那里聽說了一些實地情況。我對自己說,我早就不是正規(guī)媒體記者,就算雜志還在做,也沒法深入現(xiàn)場。自我勸慰不太有效。無論是不遠處的天災,還是千里之外的喜夢造成的人禍,仿佛都和我隔了無盡的距離。我曾是個充滿職業(yè)信心的人,以為揭示真相是我的天命,如今我漸漸感到,自己的理想并不可靠。無論怎樣的真相,人們可能看過就忘,或是根本無從看到。例如我夭折的雜志。
我消磨了好奇心與斗志,把自己融入時節(jié)、天氣和作物的長勢,時間很快邁入八月。云南的雨季,我常常窩在屋里上網(wǎng),試圖搜尋有關喜夢的只言片語。搜到的仍是鋪天蓋地的同名床品,沒瞧見任何相關報道,甚至也沒有小道消息,難道是賴威有所收斂?還是我的方向根本就錯了?
好在世上有關鍵字搜索這種便利工具。有一天,當我不知第幾次用“飲料”“毒品”搜索,有條結果映入眼簾。留言板上的驢友閑談中,有人問某個南方小島有什么可玩的,別人回復“時間搖籃咖啡館”。正是何琴最后一次給我寄明信片的地方。
又有人寫道:“那家咖啡館最好還是別去。聽說他們家的飲料里面有毒品?!?/p>
接下來的回復交織了感嘆號和疑問,還有各種網(wǎng)絡表情。發(fā)帖人當即表示放棄前往該島。議論間沒出現(xiàn)“喜夢”二字。不管是不是喜夢,這都是條意想不到的線索。我決定前去看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