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時候,當事人的心里會非常焦躁,感覺到壓力讓自己的能力無法真正發(fā)揮出來。而最為明顯的情緒就是焦慮。
因情緒的成熟而去給予,并為此而感到喜悅的人,就可以從焦慮中得以解放。他們不僅不會焦急,也絕對不會出現(xiàn)“要是對方不滿足的話可怎么辦啊”之類的不安。無論對方滿足與否,他們的自我評價都不會因此而上升或是下降。與對方怎么想無關,自己擁有獨立的自我合格感。但那些因壓抑而去給予的人,是出于壓力而這么做的。也就是說,他們覺得必須要給予。
此外,因情緒成熟而給予并從中感到喜悅的人,也可以高興地接受他人的好感;然而因壓抑而給予的人,卻會對他人的好感而感覺難為情。
為什么他人的好感會讓他們難為情呢?這正說明了他們的焦慮,他們會因為他人的好感而心神不安。
之所以會因對方的好感而不安,這是因為那會讓他們察覺到心底所壓抑的內容。內心深處雖渴求著對方的好感,然而正是因為這樣,勉強自己壓抑了撒嬌欲。
所謂讓人感到難為情的好感,恰恰是人在內心深處所渴求的東西,然而卻由于反動形成這樣的機制,形成了自己現(xiàn)在的這種性格。
非常認真,總愛跟人客氣,總是很謹慎,總在顧慮他人的感受……這樣的性格就是防御性的性格,是想要保護自己的性格。
而他人的好感正是自己內心深處所渴望的,所以一旦得到他人的好感,原本那種防御性的性格就會崩潰。此時,因為感覺到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防御性格可能會被破壞,所以會覺得心神不寧。
對方的好感讓你有發(fā)現(xiàn)真正的自己的危險。正因為如此,一旦被肯定、被喜歡、被愛,就無法保持心神寧靜。漠視自己的欲求,一直以來好不容易堅定下來的性格要被破壞了。正是因為害怕會這樣,人有時才會避開能夠得到愛的機會。
相反地,情緒成熟的人可以輕松地說句“謝謝”,坦率地接受他人的好感,并因此而喜悅。他們絕對不會因為他人的好感而心神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