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食品工業(yè)里,壓榨已經屬于淘汰工藝,現在一般使用溶劑浸取。不管是壓榨還是浸取,得到的油都要進行精煉,除去雜質,并且脫色、除味之后才進行銷售。精煉后的油顏色淺、味道淡、穩(wěn)定性更好。因為粗油有精新聞中的"毒"食煉油所不具有的風味,于是許多人相信:粗油更有營養(yǎng)、更安全。我們知道,油燒到一定溫度都會冒煙。冒出的煙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做丙烯醛,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丙烯醛甚至作為化學武器來使用。除此之外,冒煙還會產生其他的有害物質。油開始冒煙的溫度叫做"煙點"。煙點與油的種類有關,比如葵花籽粗油的煙點不到110攝氏度,而芝麻粗油則接近180攝氏度。同種類油的煙點又跟其中的雜質密切相關,大豆和花生粗油的煙點在160攝氏度左右,而精煉之后能夠達到230攝氏度以上。從安全的角度說, "自家榨的油 "不如精煉的油好。
不過,植物油中有一些對健康有益的成分--比如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也會隨著精煉而被去除一部分。有些情況下,損失能夠達到百分之幾十。因此,從營養(yǎng)角度說,"自家榨的油"比起精煉油又有一定的優(yōu)勢。對于食品,我們應該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考慮營養(yǎng)。精煉所損失的營養(yǎng),可以從其他的食物中獲得。而粗油冒煙所帶來的危害,則無法消除。雖然它的危害不見得立竿見影,但即便是小的風險,只要能避免也就沒必要去承擔。尤其是對于爆炒或煎炸,精煉油應該是更好的選擇。當然,不管是粗油還是精煉油,關鍵都是避免加熱到冒煙的溫度。
煉油所不具有的風味,于是許多人相信:粗油更有營養(yǎng)、更安全。我們知道,油燒到一定溫度都會冒煙。冒出的煙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做丙烯醛,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丙烯醛甚至作為化學武器來使用。除此之外,冒煙還會產生其他的有害物質。油開始冒煙的溫度叫做"煙點"。煙點與油的種類有關,比如葵花籽粗油的煙點不到110攝氏度,而芝麻粗油則接近180攝氏度。同種類油的煙點又跟其中的雜質密切相關,大豆和花生粗油的煙點在160攝氏度左右,而精煉之后能夠達到230攝氏度以上。從安全的角度說, "自家榨的油 "不如精煉的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