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小孩的媽媽們特別愛問:“孩子聰不聰明和遺傳有關嗎?”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有點難。什么叫聰明?聰明的人有什么特征?這些都沒有明確的標準。人們常常用智商指數IQ來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但這并不是盡善盡美的方法,畢竟這只是人為設置的標準。
有人專門研究過雙胞胎的智商,雙胞胎的遺傳基因都是相同的,那么他們的智商指數是否也一樣呢?結果表明,雙胞胎的智商有50%受先天遺傳的影響,另外50%和后天的生長環(huán)境有關。
如果上述結論成立,則遺傳因素對智商的影響就占了一半。不過我認為這并不能說明什么,因為大腦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
有的人認為父母的遺傳基因不好,自己天生就笨,再怎么努力都沒用;有的人學習成績不好,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就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對生活不抱希望,充滿了自卑感。
別這么想。誰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沒必要因為一兩次失敗否定自己。自我否定的人沒前途。
大腦的發(fā)育沒有極限。雖說遺傳基因的影響占50%,可這終究只是個統計數字。況且,智商指數的高低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世上沒有智商高就一定飛黃騰達,否則就一定一事無成的道理。比起智商,更重要的是用健康的心態(tài)經營生活。
用腦方式決定大腦的進化方向,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能使大腦變得更發(fā)達。反之,總暗示自己什么都不行,大腦就會越來越遲鈍。
人要遇上大變動才能產生大感動。也就是說,感動是大腦適逢變化發(fā)生的一種反應。所以,你要是真的覺得自己沒出息,大腦就沒法產生感動,更沒法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抱著尋求改變的愿望,創(chuàng)造力就會隨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