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另一件事,這一年的春天,《天使之耳》入圍日本推理作家協(xié)會短篇小說部門,不過最后還是落選了。責編完全沒有和圭吾聯(lián)系,直到作品落選后才打來電話說了一句:“果然不出所料啊”,而且還語帶笑意。當時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成為暢銷作家的話決不在這人所在的出版社出書了。
在私生活方面,圭吾逐漸對高爾夫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沒上場打過幾次,但卻輕松突破了一百桿,我不禁心想:“這很簡單嘛!”然而這才是麻煩的開始。你問哪里麻煩?當然是囊中羞澀最麻煩啊。當時正值高爾夫熱潮,上場隨便打幾桿,萬元大鈔就像長了翅膀似的一張張飛走了。圭吾一邊看著錢包一邊默默嘆息:“高爾夫真是奢侈的愛好呀!”
一九九二年
新年伊始,講談社novels創(chuàng)刊十周年紀念特別企劃又來找圭吾約稿。本來我已經打算對此類企劃敬而遠之了,但是對方答應用現(xiàn)金預付取材費用,我腦子一迷糊就答應了。而且,這還是一項距離截稿日期只有一個月的緊急任務,最后好歹趕出來交差的那本書就是《雪地殺機》。書中用到了之前就想要嘗試的詭計,但是作品本身卻沒有引發(fā)任何話題。前不久出版的《交通警察之夜》也完全賣不出去。負責連載的責編直截了當?shù)馗嬖V圭吾:“那書買不掉,很快就會從書店下架?!碑斎?,那時誰都沒料到這本書十年后會加印。書中收錄的《鏡中》繼去年的《天使之耳》之后,也入圍日本推理作家協(xié)會短篇小說部門決選。坦白說,連我自己都備感意外。雖然最后依舊落選,但我一點兒都沒失望,只是腦海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我的作品入圍不會就是用來湊數(shù)的吧。
那段時間,泡沫經濟崩潰,多家公司相繼倒閉,“出版業(yè)與經濟不景氣無關”的神話也破滅了。連載小說的出版社倒閉了,就連已經設計好封面的書也不能出了。這時,“河童novels”出版了圭吾的《美麗的兇器》一書——這本我自己都認為寫得一般。果然,書一上市,惡評就鋪天蓋地。推出自信之作的時候沒人夸獎,偶爾失手一次就被罵得體無完膚——評論家就是一幫這樣的人。如今,我更傾向于把這種想法當成一種被害妄想癥,但是,那樣的信息操控完全有可能徹底擊垮一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