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碰撞融合》拜占庭帝國與東方(4)

碰撞融合:中國與西方的交流 作者:劉德斌


原先圍攻大馬士革的阿慕爾占領了加沙一帶,并開始圍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大主教要求歐麥爾親臨耶路撒冷,才和阿拉伯人進行講和。638年,歐麥爾出于對耶路撒冷的重視,與耶路撒冷議和,于是耶路撒冷也為阿拉伯人所控制。至此,整個敘利亞以及亞美尼亞的部分地區(qū)都被納入了阿拉伯帝國的版圖。

就在敘利亞戰(zhàn)事趨于明朗時,阿拉伯人開始籌劃開辟北非戰(zhàn)場。

歐麥爾令阿慕爾率領4000人的軍隊進攻埃及。640年,阿慕爾輕松攻下埃及東部的斐爾馬儀城,當?shù)赝林娂姎w降阿拉伯人。隨后阿慕爾繼續(xù)向巴比羅尼堡進發(fā),途中相繼占領了卡瓦綏爾古城和比勒貝斯城。但是,阿慕爾圍攻巴比羅尼堡,很久都未奏效,于是向歐麥爾求援。隨著1.6萬名阿拉伯士兵的到來,巴比羅尼堡被攻克。

隨著巴比羅尼堡的陷落,阿拉伯軍隊又相繼攻克尼羅河三角洲的其他城市。641年,在圍攻埃及名城亞歷山大港三個月以后,阿拉伯軍隊從水陸兩個方向進攻亞歷山大,城內糧食匱乏,再加上希拉克略去世,拜占庭軍隊士氣已失,被迫和阿拉伯人講和。隨著亞歷山大的淪陷,阿拉伯人已經(jīng)占領了埃及全境。隨后,阿拉伯軍隊繼續(xù)向西推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占據(jù)了利比亞。

在伍麥葉王朝建立后,穆阿維葉對君士坦丁堡進行了兩次長時期的圍攻,因而嚴重影響了阿拉伯軍隊在北非的軍事進展,直到695年才最終攻陷迦太基。

拜占庭帝國大量的領土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帝國變得更加衰弱,但畢竟還是在阿拉伯人的攻勢下生存下來,成為阻擋阿拉伯人進攻歐洲的橋頭堡。但是,中亞、西亞、北非都成為阿拉伯帝國的轄區(qū),伊斯蘭教的勢力形成對拜占庭帝國的半包圍,使拜占庭帝國的對外聯(lián)系變得越來越困難,其與遙遠東方的中國的聯(lián)系尤其如此。

但是,在中國的史籍中,我們還是可以查到拂前后七次遣使唐朝的記載,拂(fú lǐn)就是指拜占庭帝國。當時的國際局勢是,由北非、東歐,經(jīng)西亞、中亞直至東亞的廣闊地域內,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只有三大帝國:中國的大唐王朝、阿拉伯帝國,以及拜占庭帝國。因此有學者猜測,拜占庭遣使唐朝,可能有聯(lián)合唐朝對抗阿拉伯帝國的動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