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手中的這本書,早在我著手寫作之前就已列好大綱、擬定架構(gòu),但我每天望著閃動的光標,它似乎在嘲弄我:“好,到現(xiàn)在為止一切順利,但接下來呢?”在寫作本書時,我感到幸福莫名,因為我有極高的熱忱,和不斷地牽引著我向前走的靈感。
在我寫好一章又一章時,我由工作中得到極大的滿足。每一個新的章節(jié)都讓我有沖動望著光標,開始打字,我每晚躺在床上,因自己當天的寫作成績而自豪。我覺得無比滿足,各位或許記得,我們對幸福的定義更接近于滿足,而非喜悅。
我有個朋友,他工作生涯唯一的欲望,就是:“賺足夠的錢,讓余生能躺在海灘上,什么也不做。”這個人才華洋溢,到目前為止,他努力致富,以便讓余生能像浮木一樣漂在海上。不過他這個“什么也不用做”的夢想尚未實現(xiàn),而我也希望它永遠不要實現(xiàn)。
每一次我們聊起來,他總熱切地告訴我他又面對了什么樣的新挑戰(zhàn)。他認為如果不必征服這樣的挑戰(zhàn),他的人生會更美好、更幸福。然而如果他真的什么也不用做,就會失去為他帶來熱忱和喜悅、榨出他每一點精力的創(chuàng)意力,而這一過程讓他明白自己多么富有才華和能力。
有“激勵之父”之稱的演說家厄爾·南丁格爾曾說:“追兔子的狗,比躺在門廊上昏昏欲睡的狗更幸福?!边@正是為什么我們不論收入高低和成功與否,總渴望得到更多的原因;得到更多,意味著施與更多,而施與更多,意味著會找出更多可給予的事物。
為某件事物努力的行為讓我們幸福,我們?yōu)榱四硞€目標忙碌,能更深入發(fā)掘我們內(nèi)在的能量。并不是捉到兔子讓我們幸福,而是因為追逐的過程讓我們感到滿足。這也說明了為什么大部分不再創(chuàng)造新點子,也不再征服新挑戰(zhàn)的富人,往往感覺不到幸福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