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母親離世,我就變成了一個悶葫蘆,不吃不喝。我父親說,有一段時間,我顯得特別呆,就是瞪著兩個大眼睛看前方,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父親很擔心我,經(jīng)常抱著我到各家去串門,讓他們逗我說話,喂我吃飯。但他越這樣,我就退縮得越厲害。父親唉聲嘆氣,不知所措。很多鄰居也說,這個孩子恐怕要廢了。
我不知道這樣持續(xù)了多久,反正后來,父親把我送進了醫(yī)院。有一位老中醫(yī)特別和善,他沒給我吃藥,就和我聊天,他問我:“你想你媽媽嗎?”
我點頭。
“你知道你媽媽在哪里嗎?”
我搖頭。
“你媽媽在二十年后等你呢。你得吃飯、長大,才能看到她?!?/p>
大概就是這樣特別簡單的對話,但對我特管用。自那以后,我開始吃飯,開始努力地渴望長大,甚至努力地學習,因為我特別想見我的媽媽。
即使孩子有負面的“成功”需求,父母也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欲望,做正面指導,讓孩子看到光明和希望。
蒙老師心語
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一套刺激機制,他的眼睛在看,他的耳朵在聽,他的大腦在運轉(zhuǎn),他的欲望在產(chǎn)生。父母要做的,就是捕捉他的正向欲望,寬容他的偏離欲望,指導他的負向欲望,讓孩子永遠有一顆積極向上的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