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有三個實習老師教我,我特別喜歡她們。大概一個月(這個時間我不確定了)之后,她們的實習時間結束了,向我們告別。我當時特別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之后,每天早晨起來,我都為見不到她們而默默地哭一陣子。晚上回家,我也會因為沒有和她們共度一天而哭一陣子。
接下來,大概是農忙假期,我做不了多少農活,就在家里幫爸爸做飯。但是爸爸每天吃飯的時候,都會說:“今天的飯怎么有點苦呢?”
我心里很忐忑,因為我在家無事的時候,一直在哭:看著三個老師的照片哭,做飯的時候,自然也在哭。
爸爸說:“可能是我的舌頭有問題了,我的女兒做出來的飯應該是甜的,對不對?”
后來,我就不敢哭了,我把老師的照片藏起來,強迫自己做點其他事情。
悲愁會有連鎖反應,所以,不要讓孩子形成悲愁的心理,畢竟對于少年兒童來說,生活該是充滿陽光的。
蒙老師心語
積極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工具,它能夠挽回錯誤、完善缺陷,還能夠令人重燃信心,讓消極的影響,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如果你想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那么就要培養(yǎng)他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永遠正面看待問題,永遠陽光看待事件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