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謠言、讖語及其他》微博的謠言與讖語(11)

謠言、讖語及其他 作者:莊滌坤


中國歷史的另一個主旋律,則是所謂的儒法之爭。從經(jīng)濟層面看,其實就是均田制和土地私有化之間的不斷搖擺。這個問題,就是黃仁宇的大歷史觀所闡述的核心問題:中央集權(quán)制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所有土地的唯一合法主人。因此,在中國難以建立起私有財產(chǎn)的觀念。國家作為所有土地和農(nóng)民的主人,有義務有責任讓所有的農(nóng)民都能擁有土地的使用權(quán)(不是所有權(quán)),也就是“耕者有其田”。作為統(tǒng)治者,皇帝有義務實行仁政,以保證子民豐年有盈余,荒年不致餓死;而一個個耕者,則須向國家繳稅——這看起來像個合同??墒牵芾磉@么大個國家委實困難,皇帝建立起的文官系統(tǒng)非常低效,技術(shù)上不得不依賴于在民間建立宗族組織,以簡化統(tǒng)治環(huán)節(jié)。這就又要回過頭來求助于儒家的“君臣父子”思想,以意識形態(tài)手段來彌補技術(shù)上的不足。

A.人群與焦慮

人群,是這個國度最為輝煌也最為醒目的景觀。每過若干時日,幾乎所有主流媒體的大字標題赫然都是“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旅游人數(shù)逾千萬”之類。此亦可證明人群人流的大小,是這個國家認定的自身成功的標記之一。你可能看不到那些低伏的風景,但你不可能看不到淹沒了整個地平線的人群。在一個稱為世博會的節(jié)日,史上最強的集群運動達到了高潮——在五平方公里的地塊內(nèi),單日人群量突破百萬。

人一多,似乎,生命就開始貶值。百萬人流的當日,參觀一個博物館排隊十二小時,進醫(yī)院量個體溫看個感冒排隊七小時,乘輪渡排隊三小時,乘公交車排隊兩小時,乘地鐵排隊一個半小時,上廁所排隊半小時……換言之,整整一天的生命,只能換來在一個場館瞅兩眼電影;三個小時的生命,只能換來坐在船上看一下江水和兩岸;一個半小時的生命,可以換來擠進地鐵把自己從這個人?,F(xiàn)場搬運出去;半小時的生命,可以換來將自己身體中的尿液排放出去,和一百萬其他人的尿液浩浩蕩蕩地匯合在一起。在人群之國,所有的一切——從物質(zhì)(例如午餐)到機會(例如進入場館參觀)都是短缺的,除了人口。

這種直觀而貌似必然的生命貶值,來自直觀而貌似必然的短缺。但事實上,這種貌似客觀而必然的短缺完全是一種人為制造的結(jié)果。短缺之所以存在,前提在于將人類驅(qū)趕進一個有限空間并限制他們的所有行為。正是原本可以不斷創(chuàng)造各種物質(zhì)和各種游戲形式的人群被剝奪了創(chuàng)造的自由,在此,我們看到了被動無用卻占用乃至爭搶著資源的排隊人群。于是,在人群之國,便有了一種極為普遍的面對他人的態(tài)度。在這種人群態(tài)度中,一個小便池位置、一碗面條都具有價值,被視為資源,而人群卻沒有價值,乃至是需要占用資源的負價值,被視為一種負擔和災難。在超高密度的人群之中,面對一個人時,你的態(tài)度常常會比面對一杯潔凈水更為沒有耐心和缺乏尊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