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進(jìn)山第一夜(17)

狩獵1:陰山狼城 作者:李達(dá)


初進(jìn)山,看著什么都新鮮,蒼莽莽的大山,伐倒的長滿蘑菇的大樹,厚厚的腐爛的落葉以及包裹在落葉下的馬糞包。順著毛毛道走了一個多小時,翻過一座小山頭,毛毛道越來越稀薄,后來在前面一處白亮的河灣處,漸漸消失了。

順著河灣繼續(xù)往前走,這次換上了趙大瞎子帶路。河灣處,多出了好多小路,一些是人踩出來的,一些是山中野獸飲水走出來的。動物經(jīng)常走過的小路,可能被人下上了套子,挖了陷阱,會有危險。小路旁的樹上,有人用刀子做了記號。一些是獵人做的,標(biāo)明了路上設(shè)的陷阱位置,這個不能亂走,不然可能會有危險。

趙大瞎子邊走邊給我指點,哪里被人用鋼絲下了套子,哪里被人挖了陷阱。大山邊緣,挖陷阱的少,多是下套子的。下套子成本低,效率高,隨便找點鋼絲,一下午能下上百個套子。趙大瞎子扒拉開附近的草棵子,能看見好多廢棄的鋼絲,都是被廢棄的套子。

他說,別看這下套子簡單,一截鋼絲往樹上一綁,就齊活了,其實也是門技術(shù)活。這套子的高度非常重要,懸掛在半空中,讓行走的動物頭部正好鉆過去,高一點、低一點都不行。套不同的獵物,套子要下在不同的高度,做套子的鋼絲也不一樣。捕獵黑瞎子、馬鹿這樣的大型動物,要用8號、10號鋼絲;套狍子用12號、14號鋼絲就行;野兔小,用20多號鋼絲就夠了。

下套子,套住的多是馬鹿、狍子,尤其是狍子。這傻狍子一根筋,按說你把腦袋鉆進(jìn)套子里,退出來不就得了,它不退,非得拼命往前掙。結(jié)果越掙越緊,勒死了都出不來。狼就很聰明,它要進(jìn)了套子,就會縮著腦袋,小心翼翼地退回來。野豬也不好套,尤其是大一點的野豬,腦袋又大又滑,套子一滑就跑掉了!

我說:“靠,看來這狼和野豬還挺賊,那怎么捉它們?”

趙大瞎子瞇著眼說:“賊?再賊也跑不了它們!”

他說,捉狼或野豬,得用炸子兒。這炸子兒相當(dāng)于小炸彈,把碎瓷片、鐵渣子、碎石子砸成豆粒那么大,裹上硝酸鉀火藥,外面用一層細(xì)麻繩緊緊綁住,在外面糊上層羊油,弄好后,差不多有小雞蛋那么大,扔在野豬、狼群經(jīng)過的路上,這野豬或狼只要一口咬下去,半個腦袋就給炸飛了。

解放后,政府號召大規(guī)模打狼,獵人還發(fā)明了各種下毒餌的方法。國家規(guī)定,不準(zhǔn)用毒餌殺動物,唯獨消滅鼠患和豺狼時可以。殺狼的毒餌要放在骨頭肉里,狼吃這塊肉時,要嚼骨頭,把毒餌咬爛了,就毒發(fā)身亡了。還有獵人將毒餌放到鳥雀,尤其是喜鵲身上的。狼尤其喜歡吃死喜鵲,吃完后沒多久,就毒發(fā)身亡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