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生》政府若愚昧,勞民又傷財(4)

死-生:日本的迷惘與絕望 作者:(日)大前研一


危機應對能力不足導致?lián)p失不斷擴大

1986年11月,伊豆大島發(fā)生裂隙式火山噴發(fā),整個島上的居民都被強制撤離。但實際上,火山噴發(fā)在一天內(nèi)就偃旗息鼓了,島民卻在一個月之后才回到島上。2000年6月,三宅島發(fā)生火山噴發(fā),9月,全島島民被強制撤離,直到4年半以后的2005年2月,撤離指令才被解除。三宅島大規(guī)模的噴發(fā)也在約一周之后就平息了下來,但是,政府官員卻絕不會朝著“情況已有好轉,請返回島上,但因有可能再次請求撤離,請大家多加注意”之類的方向努力。這就是他們一貫的做法。

核電站事故中,日本政府對警戒區(qū)的劃定也完全出于同樣的思路。他們的想法就是:“下達撤離指令后,如仍有進出的居民,萬一出事,政府完全不承擔責任。”“警告也無用的話,就劃定警戒區(qū),強制撤離,并制定罰則?!迸c為居民著想的安全對策相比,政府更傾向于“不愿承擔責任”、明哲保身的安全對策。

如此這般,政府采取的“安全對策”的成本遠遠超過了電力公司的賠償能力,最終反而全部由國民埋單。

賠償對象并不僅限于生活被擾亂的撤離居民和農(nóng)田被污染、無法收獲的農(nóng)民。被命令強制撤離的核電站半徑20公里的范圍內(nèi),是畜產(chǎn)業(yè)和乳畜業(yè)十分發(fā)達的地區(qū),撤離區(qū)內(nèi)遺留了3 000頭牛,3萬頭豬和60萬只雞。據(jù)說大部分已經(jīng)餓死,或是被勒令宰殺。這種損失的擴大,正是因為撤離指令使人們無法妥善處理這些家畜家禽。如果有時間,完全可以把這些家畜家禽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本來,政府就必須綜合考慮安全性和成本這兩個相互矛盾的因素,做出的決策也應既使國民、消費者的負擔降到最低,又重視國民的安全問題。命令、請求和勸告等都會因言辭和對象范圍的不同,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公共負擔。

在東日本大地震和核電站事故中,欠缺考慮、給國民帶來恐慌的政府言論尤其引人注目。但由此產(chǎn)生的全部損失最終還是由國民的稅金來彌補。

政府針對受到謠言影響的菠菜等,發(fā)出了銷售禁令,此舉太過草率。

“從××地的菠菜中檢測出的放射性物質超過國家暫定基準值,因此禁止其銷售”,政府這樣的聲明方式并不妥當?!皶憾ɑ鶞手怠敝傅氖且荒瓿掷m(xù)食用的情況下累積的放射線量。這樣的說明并不充分,但政府卻不容置疑地把菠菜列為禁止銷售的商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