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橋?qū)嶒灐苯o戀愛中的人們帶來啟示。那么要維持愛情,步入婚姻殿堂,除了危橋上的激情體驗,還需要什么元素呢?
十九世紀(jì)英國女詩人勃朗寧夫人寫到:“我是怎樣的愛你,讓我逐一細(xì)算?!倍?988年,心理學(xué)家斯滕伯格終于計算出了完美愛情的公式——愛之三角。
斯滕伯格認(rèn)為,完美的愛情=親密+激情+承諾。三種元素如果只具有其中的一、兩種,便只能成為部分的愛情,或者不能算作愛情。
親密就是指雙方互相喜歡的感覺,所謂兩情相悅,互相看到對方就覺得心里很高興,很舒服。有的時候,我們和朋友之間也會互相看著很高興,聊天覺得很帶勁。因此,僅僅有親密,不足以成為愛情。
心理學(xué)家哈特菲爾的將激情定義為強(qiáng)烈渴望和對方在一起的狀態(tài),處在激情之愛中的人們的一切喜樂都與戀愛的對象有關(guān)。就好像有一首歌唱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他們的情緒也隨著愛情而忽冷忽熱忽上忽下。但是,相互之間有激情的人卻不一定能許下終生之約,因此激情之愛似乎也不能成為完美的愛情。
承諾既包括在短期內(nèi)愛一個人的決定,也包括長期與對方維持戀愛的關(guān)系。只有承諾的愛情就好像中國古代的包辦婚姻,個中酸甜苦辣可想而知。
上述三個因素兩兩相加,就成為了所謂次級愛情。親密加上激情,這是浪漫的愛,兩人互相喜歡,愿意與對方相處,卻并沒有對未來作出承諾。激情加上承諾,缺少兩情相悅,僅僅因為一時的心跳加速就作出承諾,顯然,這是愚蠢的愛情。親密加上承諾,這是哈特菲爾的所說的同伴的愛。
我們都知道,愛情中的激情不過是“浮云”罷了,不可能持續(xù)很長時間。有調(diào)查顯示,結(jié)婚四年之后的離婚率是最好的,此時,戀愛時的激情基本上已經(jīng)消耗殆盡,生活中的瑣事消磨著兩人的耐心。然而,如果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喜愛,就像老朋友那樣,那么這種愛情依然是穩(wěn)固而溫馨的。當(dāng)然,缺少了激情的愛情依然是不完美的。
在離婚率不斷飆升的現(xiàn)代社會中,擁有一段完美的愛情,步入婚姻殿堂,是值得我們珍惜的。正如吉尼絲所說,“我們活得更長了,但愛得更短了?!币虼耍绻阆胍蛯Ψ桨l(fā)展一段完美的愛情,那就試著去完善你們的愛情三角形,畢竟三角形的特性就是——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