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夏婉若與趙靖琪離了婚,成了單身一族。離婚后的夏婉若最初的時候不習慣的是人們的目光。她想不到在翰州這個中等城市,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離婚的觀念竟然還停留在七十年代甚至是五十年代的水平上??偸怯煤傻哪抗馊タ创x婚的雙方,好像非得從兩人當中看出點什么問題來。離婚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人們總是在她的背后指指點點。無論走到哪里,她都能感到背后有幾張嘴巴在說著她什么。好幾次,夏婉若感到相當慍怒,很想回頭走過去將她們痛罵一頓。但想了想,心下又釋然了。她知道這事越糾纏越會鬧得影響不好,最好的辦法就是置之不理。
兒子趙煜城跟了趙靖琪,每天回到家里,夏婉若感覺空蕩蕩的。往常的時候,趙靖琪看到她回來了,會打聲招呼。如果看到她喝酒了,會責備幾句,然后倒上一杯熱開水送到面前。兒子有時候在房間里做作業(yè),不停地進進出出,問這問那?,F(xiàn)在,責備聲沒有了,兒子的動靜也不見了,熱開水得自己倒。碰上忘了泡開水的時候,還得重新泡一壺水。
每天回到家里,看著空蕩蕩的家,夏婉若感覺到自己的心也是空的。孤獨,無助,很想流淚。每當這時,夏婉若就會給兒子趙煜城打電話,聽聽兒子的聲音。兒子那稚嫩的聲音,是這個世界上最能讓她動心、動情,也是最能讓她的心得到安慰、歸于平靜的聲音。從一個音樂人的角度,夏婉若感到,兒子的聲音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最動人的樂曲。
夜深人靜的時候,夏婉若會想起趙靖琪。趙靖琪是那種屬于比較平庸的干部,按部就班。工作上,生活中,他都是個很一般化的人。站在人群里,也是一張大眾化的面孔。記得當初結婚時,母親曾告訴他,這種男人,過日子最好。這一點,夏婉若也體會到了,這種人不生事,不惹事,踏踏實實過日子。然而,這種生活,缺少的恰恰是夏婉若所需要的東西——激情與浪漫。
她不理解,為什么他會這么在乎那些流言,為什么他會這么相信那些蜚語?她曾多次解釋過,與那些商人,與那些領導,根本沒有那回事。在酒桌上的調笑有時純粹是為了活躍場面上的氣氛,甚至可以說是為了工作。而對于一些在事后真正打她主意的人她都巧妙地應付過去了。雖然她與她的同事,有過激情澎湃的時候,但那已成往事。她不是那種隨隨便便的女人。她眼光很高,對于自己看不上的人,不會隨意遷就。
離婚的女人是非多。
夏婉若離婚之后,前來關心的人驟然多了起來。熱心的人們關心的是幫她再找一個丈夫,找上門來要幫她說媒。有的男人表面上關心的是她的生活,實際上關心的是她的身子,總想在這時候趁機一親芳澤。這種關心式的打擾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說媒的人有時甚至跑到辦公室來了,另類關心的電話也打進了辦公室。弄得夏婉若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