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技術(shù)發(fā)展,使建筑設(shè)計師們可以開始實現(xiàn)各種奇思妙想。此前的費城世界博覽會上,美國設(shè)計師已經(jīng)嘗試用鋼鐵建造高塔。受此鼓舞,埃菲爾公司的兩個工程師為巴黎繪制了巨塔形建筑的草圖。開始沒留意此事的埃菲爾,看到設(shè)計草樣的確適合于博覽會,便決定全力投入這個計劃。經(jīng)過和107個對手競標,埃菲爾贏得建造權(quán),并與國家和市政府簽約獲得了20年的經(jīng)營權(quán)。政府將支付投資預算的四分之一。埃菲爾組建了新公司,從銀行取得了貸款。但是建造能夠運載乘客的電梯,使總費用大大超出了預算。好在,蜂擁而至的游客在幾個月內(nèi)就給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利潤——經(jīng)營鐵塔成了非常賺錢的好買賣,直到今天。
總重量達10 100噸的龐然大物,實際安裝時間是8個月,此前生產(chǎn)18 000個組裝部件用了5個多月。這個建設(shè)速度在當時無疑是神奇的,它源于埃菲爾多年的工程設(shè)計建造經(jīng)驗和其他40位工程師的協(xié)同努力。
巨塔的高度很快吸引了各式各樣的科學實驗迷,包括埃菲爾自己。他在塔的第三層給自己保留了辦公室。他利用高塔測試空氣阻力,由此被認為是空氣動力學的先驅(qū)。他支持工程師在塔上架設(shè)電報傳輸系統(tǒng),1903年塔上架設(shè)了和巴黎周圍城堡間的電話連接線。之后塔上建立了電臺發(fā)射系統(tǒng),今天還在使用。鐵塔對巴黎來說越來越重要。難怪它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建造20年后和其他展覽會建筑一起被拆除。
1889年的世博會,共有200萬人到此一游,其中不乏各國皇室成員。電報的發(fā)明者愛迪生參觀時錄下了埃菲爾的聲音,這一幕后來被制作成蠟像,陳列在第三層埃菲爾的辦公室中供人參觀。那個時代的極限運動愛好者也紛紛挑戰(zhàn)鐵塔。駕駛氣球從巨塔四個角中間穿過的,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由于被電纜線掛住,一個年輕的冒險者喪命。受“007”系列片啟發(fā),有人從二層平臺跳落。一個雜技運動員將鋼絲拴在鐵塔和西北面河對岸的夏樂宮(Palais de Chaillot)之間,成功完成了長達700米的空中行走。今天,除了登塔眺望巴黎,游客都要跨過塞納河,到夏樂宮前的平臺眺望埃菲爾塔,那里是能平視這個巨怪全貌的最理想之處。
夜間,被325枚橙黃色鈉燈泡照亮的巨塔,像披掛著一身燦爛的珠寶。塔頂時時放射出一道黃色的光柱掃過巴黎的夜空。整點的時候,全塔燈光一閃一滅,性格外向的游客第一次見到時都會驚呼一聲,而沉穩(wěn)的游客會深吸一口氣,把驚嘆珍藏在心里。你是哪種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