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中存在著什么?
在電影《異次元接觸》中,主演阿羅威博士(由喬迪·福斯特主演)問她父親:我們在宇宙中是孤單的嗎?這個問題在電影的剩余部分不斷出現。父親的答案成為她檢驗自己生活中一切事物好壞的試金石。當她發(fā)現自己在相當脆弱的狀況下,例如當她墜入愛河,或者必須相信自己被遠距離傳輸到遙遠太空中的經驗時,父親的話就成為了指引她的原則。他的回答很簡單:如果我們在宇宙中是孤單的,那就太浪費這浩瀚的太空了。
同理,如果我們相信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空間是虛無的,那么這個空間看起來也不過是個巨大的浪費罷了??茖W家們相信,90%以上的宇宙里的東西“不見了”,因此整個空間看起來都空蕩蕩的了。這意味著,我們所了解的整個宇宙,只有10%的空間真正被占據??赡阏娴囊詾槟?0%的空間里的東西就是全部了嗎?在我們以為的“虛無”中,還存在什么呢?
如果那里真的什么也沒有,那就有這么個必須被解答的大問題來了:從我們的手機鈴聲到本書傳遞到你眼中的光線,這些能量波是如何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外一個地方的呢?這就如同將一個小石塊丟入池塘,水便會把漣漪傳遞出去一樣,必須有某種東西的存在,才能完成把生命的波動從一處傳輸到另外一處的使命。如果這是正確的,那我們就將顛覆現代科學所秉持的一個核心原則,即相信空間里一片虛無。
如果我們最終能夠揭開空間的構成之謎,那我們在對自身以及我們與周圍世界關系方面的認知,將更上一層樓。我們將要面對的這個問題的歷史,已經和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了。而且我們還將發(fā)現,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就在我們身邊。
從澳大利亞懸崖峭壁上蝕刻的土著的歷史(據信已超過兩萬年),古埃及的神廟,再到美國西南部的巖石藝術,從中不難發(fā)現,我們一直在某種程度上相信,我們與宇宙、我們與這個世界,以及我們與其他人之間都保持著某種聯系。盡管我們今天更加確信這點,但什么是連結我們的物質依然是個有爭議的課題。如果我們是相互連結的,那就必然存在著完成這種連結的東西。從詩人、哲學家、科學家,以及那些尋找超越當今思潮所能接受的答案的人身上,人類一直都感覺到,在我們稱之為“空間”的虛無里,的確存在著某種東西。
物理學家康拉德·菲拉吉爾(1858-1936),曾就空間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想想看,如果拿掉物質之間的空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宇宙中的一切都會聚縮得比一粒微塵還小……空間的存在就是為了避免一切都在同一位置發(fā)生。”考古學先驅路易斯·利基也曾說:“如果我們不理解自己是誰,那我們就很難真正進化?!蔽艺J為這句話是有幾分道理的。過去那種看待自己的方式,成就了我們今天的樣子。現在是時候打開那扇自我認知的大門,讓更大的可能性發(fā)生的時候了?;蛟S是我們不愿接受空間被一種智能的力所駕馭這個事實,而且我們是空間的一部分這一觀點也成為我們了解自己是誰,以及了解宇宙真正運作方式的一個最大的絆腳石。
在20世紀,現代科學或許也發(fā)現了虛無的空間中還存在著什么:一個不同于任何其他能量形式的能量場。正如帝釋之網和牛頓的以太那樣,這種能力無時無處不在,并且自時間開啟之初就存在。愛因斯坦在1928年的一次演講中說:“根據廣義相對論,沒有以太的空間是不可想象的;光無法在這樣的空間中傳播,空間的屬性也將不復存在?!?/p>
馬克斯·普朗克則認為這個場的存在,意味著智能是物質世界的成因?!拔覀儽仨毤僭O,在這股力量(即我們眼中的物質)的背后存在著一個有意識和智慧的心智。”他總結到,“這個心智是所有物質的母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