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始的聯(lián)系:量子糾纏(1)

無量之網 作者:(美)格雷格布·雷恩


初始的聯(lián)系:量子糾纏

自普朗克在20世紀早期發(fā)表了量子物理公式之后,新興的許多其他理論及實驗似乎都在證實他的觀點。

在宇宙最微觀的層面上,原子及亞原子微粒表現(xiàn)得就像它們一直緊密連接著一樣。問題是,科學家們不知道,在如此微觀層面上觀察到的行為,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宏觀現(xiàn)實有何意義?如果確有意義,那么這些發(fā)現(xiàn)將意味著:科幻世界的神奇技術很快就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了!

2004年,來自德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物理學家,發(fā)表了一份夢幻般的科學實驗報告。在《自然》雜志上,這些科學家們發(fā)表了第一份記錄多終端傳輸?shù)膶嶒瀳蟾?。其實驗過程是:在同一時間內,將一個微粒的量子信息(其能量藍圖)發(fā)送到不同的終端。換句話說,這個過程就像是“發(fā)送一份傳真文件的同時銷毀其原件一樣?!?/p>

其他的實驗也證實了同樣不可思議的事件,例如以光波傳送微粒到另外一處時會出現(xiàn)雙位置。盡管這些實驗各有差異,它們卻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暗示著有一個更大的奧秘的存在。這些實驗的成功,意味著一個媒介的存在,換句話說,必然有一種介質能夠讓粒子穿越其中。而這正是我們當今所面臨的最大謎題,因為傳統(tǒng)物理學聲稱并無此種媒介的存在。

1997年,在面向世界四十多個國家的3 400位記者、學者、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科學雜志里,刊登了傳統(tǒng)物理學家們都說不可能發(fā)生的一個實驗結果。實驗在瑞士日內瓦大學完成,實驗對象是組成我們世界的物質——光之微粒,即光子。這個實驗結果持續(xù)撼動著傳統(tǒng)學術知識的根基。

其過程具體來講就是,科學家們將一個光子一分為二,創(chuàng)造出具有相同特性的“雙胞胎”。接著,他們繼續(xù)用這個實驗專用的設備,將兩個微粒向相反的方向發(fā)射出去。孿生粒子被放置在經特別設計的裝置之中,其中有兩條類似傳輸電話的光纜通道,它們在裝置兩端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到7英里之外。當兩個粒子到達各自的目標時,它們之間相聚14英里遠。在通道的末端,孿生粒子被迫在兩個同樣的隨機路徑中“選擇”其中一個。

這個實驗的有趣之處在于:當孿生粒子不得不選擇其中一個路徑時,它們總是精確地選擇并穿越同一條路徑。在每次實驗中,孿生粒子的選擇都始終一致,從無例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