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是干嗎的呀?是凡人嗎?”我問道。
她忍不住笑出聲:“凡人?難道你以為我是神仙嗎?”
“嘿嘿……”我可以想到自己傻乎乎撓頭的樣子。
“居士也是修行人,只不過不剃度,不用常住寺廟。她是打算出家了,所以暫住在我這里,每日去講堂聽課?!彼χ医忉?。
“哦,我……應該怎么稱呼你?你叫什么名字?叫你姐姐不會冒犯吧?”
“忘了名字了,代號而已,談何冒犯。”她依然不動聲色。
“嗯?!?/p>
我暗暗佩服她如此年紀就云淡風輕。反思自己,別人一句話、一個稱呼、一個評價可能就會讓自己在心里想半天,真是太容易受影響。
聊了幾句后,雖然她不那么冷若冰霜了,卻仍然不愛說話。生上火以后便坐在畫像前開始誦經(jīng)。我倒也享受難得在與陌生人相處時能夠這么理所當然的沉默,安靜地看窗外的雨。聽著外面時而出現(xiàn)的嬉笑聲,應該是覺姆們在雨中奔跑回自己的住處的途中互相打鬧的聲音。
大約過了兩個小時,雨漸漸地停了,天色也暗下來。覺姆起身,問我愿不愿意同她一起去打水,我連忙點頭說愿意。想拿上相機,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拿。很多喇嘛是不愿意拍照的,也許覺姆會更忌諱別人給她們拍照吧?
原來這里每家每戶都沒有自己的水龍頭,如果要喝水做飯,都要去井里面挑水。一路上遇到很多挑或者提完水的覺姆,還有背著與瘦弱的身軀很不相符的大捆木柴的覺姆,她們看到我都會很友好地笑笑。
旁邊一片山上一個個小小的籠子一般的木頭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好奇地問:“這是干嗎的……”
沒說完,覺姆姐姐就猛地站住,回頭看著我,眼光凜冽得讓我一顫。第一次看到她這么嚴肅的表情。我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