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給你講一個我朋友的故事。他大學畢業(yè)后,連續(xù)經(jīng)歷了19次面試的失敗。即便如此,他也只能數(shù)著自己失敗的次數(shù),熬過那些日子。剛開始他還覺得,頭幾次面試受挫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當他面試了10多次,將近20次的時候,他說,令他感到痛苦的,已經(jīng)不再是求職失敗的沮喪,而是自己不被這個社會所接受的羞愧感。當“我”的存在被整個世界拒之門外,這種感覺有多么悲慘,我想你應該能夠理解。
如今,他已經(jīng)坐上了社長的位置。他說,每次公司面試應聘者的時候,他都一定會補充這樣一句話:“我們要挑選的不是最出色或最優(yōu)秀的人,而是最適合這份工作的人。有些人可能在某一領(lǐng)域非常突出,但若把他放到其他領(lǐng)域,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非常無能的人?!?/p>
道理就是如此,你被公司婉拒,并不是因為你太無能,只是你還沒有遇到能夠認可你的世界,以及最適合你的工作罷了。你要牢記這一點:從最底層做起并不悲慘,悲慘的是連嘗試都沒有嘗試。因為第一份工作并不能詮釋真正的你,最后一份工作才可以。
K,就算有時感到失望,也千萬不要氣餒。最重要的不是你能不能奔跑、會不會跌倒,而是你跌倒之后有沒有爬起來的勇氣。
現(xiàn)在你正經(jīng)受的這些時光,也許正像毛竹需要經(jīng)歷的那5年一樣。迄今為止你投出的那些石沉大海一般的簡歷,也許正是促使100度的沸水蒸發(fā)的火花。那些等待的價值,很快就會實現(xiàn)。我相信,很快,毛竹就會飛速長成世界上最高的竹子,很快,沸水就會變成自由自在的氣體,飄向廣袤的世界。
真心地希望這本書中的某一字、某一句能夠幫助你重拾信心。
祝你成功。
金蘭都 再啟:關(guān)于前面提到的那位面試失敗了19次的朋友,我掙扎了好久,還是決定把他的名字說出來。他就是負責出版該書的文學社區(qū)出版公司的姜炳善代表。如果不是他,大概我也沒有機會借這本書給你寫這樣一封回信。所以,就讓你我二人感謝他那無數(shù)次的失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