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隱身在商圈的臺灣大學(2)

從北京到臺灣,這么近,那么遠 作者:趙星


假期里的校園,空靈的環(huán)境更顯得幽靜而秀氣。椰子樹組成的林蔭路筆直地向前延伸著。我不清楚具體路線,生命科學院、農(nóng)學院、物理學院、文學院等,我隨意沿路邊走邊看。時任臺灣建筑學會會長的井手薰提出的“臺灣建筑地方化”的思想,搭配上褐色面磚,打造出臺大校舍建筑那種溫文儒雅的建筑外觀。我去時,臺大最著名的圖書館正在裝修,整個樓被鋼筋包裹起來。從大門進去,一層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遠遠地看到圖書館的老師坐在桌子后幫學生辦理借閱手續(xù)。抬頭往上看,通頂?shù)脑O(shè)計像一個很高很高的天井,高遠得讓人心胸頓感寬廣。

路邊有好多小賣鋪,我一看見小賣鋪就特別激動,仿佛看到了臺灣小電影里的各種小超市,它們叫“超商”,很小很可愛,什么都有。服務(wù)員彬彬有禮,特有親和感。我在路邊買了一點小面包邊走邊吃,曬著暖暖的小太陽,心情好極了。

走著走著,我不知道怎么就走進了教工住宅樓。這些小二層樓包裹在很多攀巖植物里,很難看到房屋本來的樣子。因為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我也不好為了看一個房子,自己在院子里走來走去。我此時只是想找到臺大的正門,于是無所事事地“抓”住一個老教授樣子的人問路。老教授看看我,思索了一會兒,熱情地帶著我慢慢悠悠地走到大路上,告訴我方向和距離,然后看著我默默走開?,F(xiàn)在回想起來,那是多么安寧的一幅畫面啊。

此刻,突然天降大雨,我放下背包,翻出在看奧運會時發(fā)的雨衣穿在身上。其實雨不大,只是來得迅猛。三十六度的高溫里突然遇見雨,仰著頭,瞇著眼睛望著天,實在是件有趣的事情,要是再來點周杰倫和五月天的音樂就更完美了!

接著,我又走回到園林大道,路面很寬,如果是條馬路的話,估計有八車道。寬廣得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jīng)走出了臺大校區(qū)范圍了。兩邊的椰樹高大而茂盛,綠得像顏料潑上去似的。筆直而遙遠的大路最前面,就是臺大校門。我跑出校門口,以為會有大大的牌子高高掛著,寫著“臺灣大學”四個字,可是我找了半天,才看見小小的牌子立在如我高中學校校門一樣大小的校門旁,遠遠看去,竟有些看不清楚。陽光刺眼得厲害,臺大的校門和周圍林立的各種便利店的門面沒什么兩樣,既不突出也不光鮮,但反而更顯示出一種古老和歷史的厚重感來。這個建于1931年的校門,還是個三級文物呢!更重要的是,這里隨便進出,不查證、不登記有效證件、不盤問、不阻擋游客進入。我很喜歡這樣的大學。

離開臺灣大學過馬路去坐公交車的時候,問了一起等綠燈的女孩子,中正紀念堂在哪個方向,女孩子歪頭看了我一眼,問道:“你從哪里來?”我說北京。女孩子一笑,說:“我外公祖籍是浙江,我去過浙江,但是沒有去過北京!”這句話讓我覺得好溫暖,有些東西,絕對是一脈相承的,讓人感動的正是那些最自然、最原始的回憶,親切得讓人覺得心里到處都是暖暖的味道。

女孩陪我到車站,送我上車。你看,我總是遇到好人。所以說,自由行的關(guān)鍵不在于攻略有多完備,而在于隨性,以及隨時隨地遇見的那些人和不同尋常的故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