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心理學(xué)》南海公司泡沫

金融心理學(xué) 作者:(挪)拉斯·特維德


第二個有教育意義的市場非理性例子是發(fā)生于18世紀初英國的投機事件。1841年,查爾斯·麥基在《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全民瘋狂》中描述了這件事。

后來被稱為“南海泡沫”的這家公司成立于1711年,當(dāng)時牛津伯爵成立了南海公司,由那個時代的一些商人給予經(jīng)濟支持(這個公司的正式全稱是“促進大不列顛商人在南海及美洲其他地區(qū)漁業(yè)發(fā)展管理公司”)。公司得到1 000萬英鎊的英國國債支持,年息確保6%,并且壟斷和拉丁美洲的貿(mào)易往來。

公司成立不久,有關(guān)它生意上的極高的、難以置信的贏利能力的傳言四起,當(dāng)時英國商品可以和秘魯及墨西哥的金銀直接進行以貨易貨交易,而秘魯和墨西哥的金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實際情況是,西班牙殖民當(dāng)局每年只允許一艘英國船只???,以1/4的利潤和5%的貨物為抵押。在股票交易所,南海公司股票的表現(xiàn)平平淡淡,價格經(jīng)常每個月只有兩三個點的波動。

1717年,英格蘭國王建議國債可以再次“私有化”。國家的兩個最大金融機構(gòu)英格蘭銀行和南海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經(jīng)過國會的熱烈討論,最后表決允許南海公司更多的負債經(jīng)營,其年息為5%。

但是,1719年發(fā)生在法國的一件事對這個英國公司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一個極其聰明的叫做約翰·羅的人,在巴黎成立了一家名為“西方協(xié)會”的公司,從事北美密西西比州的拓殖開發(fā)和往來貿(mào)易。對該公司的投機炒作使得它的股價很快從1719年8月9日的每股466法郎躥升到12月2日的每股1 705法郎。買家除了法國人外,還有瘋狂的外國人,以至于英國公使請求女王陛下的政府采取措施禁止英國資金流入法國證券交易所的“密西西比泡沫”。密西西比泡沫于1719年12月2日見頂,隨后的崩盤引發(fā)大量資金回流英國,尋找下一個操作目標。

密西西比事件給英國南海公司股票持有者提供了一個絕妙機會,他們現(xiàn)在愿意承擔(dān)英國的全部債務(wù)。1720年1月22日,英國下議院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考慮這個建議。盡管有很多警告的聲音,2月2日下議院還是通過了上交國會的議案。該議案建議進一步推進南海公司的資本化,投資者對此歡欣鼓舞,幾天時間股價躥升至每股176英鎊,這其中還有法國資本的貢獻。當(dāng)議案還在討論之時,新的傳言又開始流行,公司的利潤好得不得了,股價進一步漲到每股317英鎊。1720年4月7日,議案最終獲得通過,但是第二天,投資者獲利回吐,股價從每股307英鎊下跌到每股278英鎊。

即使在這個價格,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和合伙人仍然能夠獲得投資收益,這個收益以那個時代的標準來衡量是巨大的,而且這是一個事實上已經(jīng)停止活動的公司,但是這更加刺激了他們的胃口。4月12日,新的傳言又開始出現(xiàn),要以每股300英鎊的價格發(fā)行100萬英鎊的新股。這次新股發(fā)行經(jīng)過兩次公開認購,幾天后股價漲到每股340英鎊。公司隨即宣布,無論新老股票,每股都可獲得10%的紅利,而且公司將以每股400英鎊的價格再發(fā)行100萬英鎊的新股。這次同樣獲得超額認購,但公司自身還是處在停頓狀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