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業(yè)女性的內(nèi)在障礙:如果克服了恐懼,你會做什么?04

向前一步 作者:(美)謝麗爾·桑德伯格


人們與我爭辯,認為問題并不在于進取心本身。他們堅持認為女性不像男性那樣有抱負,但她們會更開放,并勇于追求不同的、更有意義的目標。我不會反駁這種看法。除了在職業(yè)生涯上孜孜以求之外,人生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生兒育女、個人追求、社會貢獻以及扶助他人等等。有許多人在工作中極為投入,但并不意味著(也不應該是必須)他們想要成為工作單位的經(jīng)營管理者。若要讓自己產(chǎn)生影響力,成為領導者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我也承認,男人和女人之間有著生物學意義上的差異。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母乳喂養(yǎng),我有時候會非常失望地想到,哺乳是我丈夫壓根兒就沒有生理條件去做的一件事。在性別差異中是否存在某些先天的特征讓女人更適合哺育后代,而讓男人更有自信與決斷力?很有可能。然而,在今天的世界中,人類不再像古代那樣必須在野外覓食打獵,我們對領導意志的渴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被文化催生和強化的特質。個人怎樣決定自己能做什么、應該達到怎樣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的社會期望塑造出來的。

從一出生,男孩和女孩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樣。父母更傾向于和女嬰而非男嬰說話。母親在高估小男孩爬行能力的同時,又會低估小女孩的爬行能力。母親常常會花更多時間去安撫和擁抱女嬰,而花更多時間看著男嬰自己玩耍,因為她們相信女孩比男孩更需要幫助。其他的文化訊息則更明顯。金寶貝公司(Gymboree)設計的嬰兒連體服上,男孩版的圖案文字是“像爸爸一樣聰明”,女孩版的圖案文字是“和媽媽一樣漂亮”。同一年,彭尼公司(J.C.Penney)推出的一款少女T恤衫,上面印著一串看上去得意揚揚的文字:“我漂亮到不用寫作業(yè),所以我的兄弟必須幫我寫?!边@一切并非發(fā)生在1951年,而是發(fā)生在2011年。

更糟糕的是,傳遞給女孩們的訊息不僅僅是整個社會在鼓勵這些膚淺的行為,而且還轉而明顯地阻礙對女孩領導力的培養(yǎng)。當一個女孩嘗試領導者角色時,她常被貼上“愛使喚人”的標簽。男孩則很少被這樣看待,因為如果一個男孩想要做領導者,這既不會出乎人們的意料也不會冒犯誰。我童年大多數(shù)時候都被貼著這樣的標簽,相信我,這并不是對我的贊許。

關于我小時候愛使喚人的故事被提起(以及不斷被提起)時,總是被大家當作趣聞樂事。當我讀小學的時候,我總讓弟弟戴維和妹妹米歇爾圍著我轉,他們不但要聽我一個人長篇大論,還得在我說完時大叫“說得對”。我是附近孩子里最年長的,據(jù)說我常?;ê芏鄷r間去指導孩子們的演出并組織由自己管理的俱樂部。人們常常對這些傳聞一笑了之,但直到今天,我仍對自己童年的行為覺得有些難為情(對于女孩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導致我寫了這么一整本書,所以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或許這也部分解釋了我寫書的動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