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敬陵盜案一波三折,國寶得而復(fù)失,此案的社會調(diào)查面相當之大,終于有一些目擊者向警方反映了他們在案發(fā)前后看到的可疑車輛和可疑人員。李進顧不得找邵寬城理論就忙著布置抓捕行動去了,辦公室里刑警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這時的邵寬城,大約已經(jīng)從剛才的激動中冷靜下來。他一個人默默地把剛才的會議記錄整理打印出來,送進李進的辦公室里,放在他的桌上,又尷尬地退出去了。
他回到自己的房間,愣了一會兒,打開電腦,又開始整理做了大半的檔案文件。有關(guān)敬陵的背景資料已經(jīng)收集得足夠,只需要稍加整理,即可編排成冊,告一段落了。如果說,唐玄宗廢掉王皇后,抓了王守一,是唐代后宮史上的一件大事,那么接下來發(fā)生的一件事就更加出名了,這件事亦被載入史冊,那就是:唐玄宗要求群臣擬議,正式立武氏為后!
這件事出名就出在:皇帝欲立武氏為后,竟遭滿朝文武公開反對,說明朝內(nèi)對周武廢唐的余悸和遺恨,有多么根深蒂固。武氏在中國歷史上得到的最為著名的評價,就是她幾乎重演了武則天的個人奇跡!說“幾乎”,就是說她在最后時刻,還是功虧一簣。
大臣們反對的理由,直接上升到國家社稷和皇權(quán)安危的高度。中書令張九齡和御史潘好禮不惜公然在朝堂之上,以死相諫,其聲淚俱下,慷慨激昂,為史書明載。
潘好禮說:“《禮》曰:‘父母仇,不共天!’《春秋》曰:‘子不復(fù)仇,不子也!’先帝遭周武幾度迫害,陛下如立武氏為后,何以面對先帝之靈!”
張九齡說:“武氏叔父武三思,從父武延秀,皆干紀亂常之徒,天下共疾之,若陛下再立武氏為皇后,臣唯恐再蹈周武亂唐覆轍也!”
除此,朝臣們反對的理由還有:自古不可以妾為妻,為圣者必明嫡庶之分!
太子非武氏所生,一旦立武氏為后,必然引起儲位不安!
儲位不安,則天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