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非常不幸,早在1887年5月,腓特烈三世就患了喉癌,由于英國醫(yī)生的誤診,或許能救命的手術被取消。這個錯誤發(fā)現(xiàn)的太晚,腫瘤使腓特烈三世開始窒息,為了呼吸,他的氣管被切開,插入一支銀色通氣管。這樣一搞,腓特烈就無法與家人講話了,只能用文字交流。同年6月15日,腓特烈三世去世。他繼位僅99天就死掉了,人稱“百日皇帝”。
設想一下,如果這個傾向民主的皇帝能長久在位,也許世界歷史就會改變,這里是不是有什么貓膩,就不好說了。
腓特烈三世一死,兒子小威廉繼位,他就是德意志帝國的末代君主——威廉二世。1888年也被稱為德國的三皇之年,老中青三代皇帝交替。
德意志帝國的新主人
德意志帝國的新主人威廉二世,跟他的祖父和父親相比,差別很大。
威廉二世被當時的人們稱為輕率盲動的愷撒。他喜歡受人吹捧,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而且不斷用奸佞小人替換祖父和父親留下的耿直的大臣。在德國,皇帝的權力很大,不像在英國,國王已經(jīng)沒什么實權。1891年,威廉二世非常自豪地宣布:“只有一個人是帝國的主人,那就是我,我不會容忍其他任何人?!彼€說過一句足以成為笑料的話:“我們肩負歷史的重任,我要帶你們走向美好的時代?!?/p>
帶你們走向美好的時代——所有的大獨裁者都這么叫囂,以上帝的代言人自居,而且經(jīng)常自吹自擂,說我的方針是絕對正確的,要堅決貫徹下去。
威廉二世的個性是什么樣的?據(jù)一位同時代的傳記作家描述,皇帝令人費解的性格中,有許多自相矛盾的東西,戲劇式的鋪張華麗與自然本色的樸實無華,政治上的想入非非與健康正常的理智,討人喜歡的正直與無視真理的粗魯,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并不得體的舉止,絕對的慷慨與過度的敏感,構成了皇帝非常矛盾又奇特的個性。
威廉二世還愛慕虛榮,他經(jīng)常炫耀自己收藏的300多套軍裝,高興的時候一天能換十幾次。當時,柏林社交圈流傳一個笑話,說他不掛上海軍上將的徽章就不逛養(yǎng)魚池,不打扮成英國陸軍元帥的樣子就不吃葡萄干布丁。許多效忠他的人,都覺得他有股孩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