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看第三個例子:
左右兩幅圖中的兩個黑點,哪個顯得更大一些?我們的眼睛又在撒謊了:仔細看看左邊的圖,那個黑點的確顯得更大一些,不是嗎?那是因為它被放置在了一個更小的方塊當中?!皩Ρ刃痹僖淮巍芭で绷宋覀兊呐袛啵拖褡⑨屩兴f的:“同樣的載重,(右邊的)看起來更小一些?!?/p>
你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這三幅圖并不是為了說明“對比效應”而專門設計的圖形,而是德國大眾新開迪商旅車(New Caddy Maxi)的宣傳廣告①。設計師在廣告中采用了極簡的表現方式:幾個抽象的幾何圖形,配合寥寥數語,就突出顯示了大眾新開迪商旅車的三大優(yōu)點: 1.速度快(所以“同樣的距離感覺更短”)
2.省油(所以“同樣數量的燃油感覺更多”)
3.空間大(所以“同樣的載重感覺更小”)看完這三則廣告,你是不是也有點喜歡這輛大眾新開迪商旅車了?雖然你還沒有親眼見過這輛車,但它給我們的感覺卻是穩(wěn)健、實在、不浮躁,還有一絲德國式的嚴謹和“沒有廢話”(no-nonsense)。很多廣告商都喜歡用詞語的堆砌來表現產品的特點,而相比之下,采用“對比效應”手法的廣告則顯得直白、鮮明,讓人印象深刻。